[發明專利]一種大規模生產黃芪毛狀根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35220.0 | 申請日: | 2020-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2679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5 |
| 發明(設計)人: | 張秀娟;白朕卿;隨洋;田雨;吳佳文;高新新;陳啟淵;張宇森 | 申請(專利權)人: | 內蒙古自治區生物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A01H4/00 | 分類號: | A01H4/00;C12N15/82;A01H5/06;A01H6/00 |
| 代理公司: | 佛山粵進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463 | 代理人: | 王儲 |
| 地址: | 010010 內蒙古*** | 國省代碼: | 內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大規模 生產 黃芪 毛狀根 方法 | ||
1.一種大規模生產黃芪毛狀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制備黃芪無菌苗
將黃芪種子用自來水浸泡20-24h后,放入70%乙醇中浸泡1-3min,用無菌水沖洗3-5遍;倒入1%升汞溶液浸泡8-10min;用無菌水沖洗5-10遍;接種至提前滅菌的MS培養基上,溫度25-30℃,濕度50-60%培養,獲得黃芪無菌苗;
步驟2.菌種活化和培養
將農桿菌加入到液體YEB培養基中于26-28℃,220-250rpm下培養至OD600值為0.5-0.6;然后,將菌液在1/2MS液體培養基中進行培養,于26-28℃下150-180rpm培養20-30min;
步驟3.材料預培養和共培養
將無菌苗的葉,莖,下胚軸、葉柄轉接至添加植物激素的MS培養基上,避光培養1-2天,誘導愈傷組織;然后,再與步驟2中的菌液充分接觸,于50-60rpm,25-28℃下共培養30-40min;
步驟4.除菌
將步驟3的愈傷組織加入到含500mg/L的頭孢噻肟鈉(cef)的1/2MS固體培養基上,于25℃下避光培養;并間隔一周更換新的培養基,同時逐漸降低頭孢噻肟鈉(cef)的濃度;
待根長度達到3cm后將其分離出來,放于含有50mg/L的頭孢噻肟鈉(cef)的1/2MS固體培養基上,并間隔一周繼代一次,繼代三次后,將其放于無頭孢噻肟鈉(cef)的1/2MS固體培養基上培養;
步驟5.毛狀根擴大培養
將步驟4的毛狀根轉入6,7-V液體培養基中,于25-28℃,100-130rpm下進行擴大培養,并且每18-20天繼代一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大規模生產黃芪毛狀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黃芪種子選自蒙古黃芪種子,或膜莢黃芪種子的一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大規模生產黃芪毛狀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S培養基的每升的組成如下:
大量元素:KNO3 4-6mM,Ca(NO3)2·4H2O 4-6mM,MgSO4·7H2O 1.5-2.5mM,KH2PO40.8-1.2mM,
微量元素:H3BO3 44-48μM,MnCl2·4H2O 8-10μM,ZnSO4·7H2O 0.6-0.8μM,CuSO4·5H2O 0.2-0.4μM,Na2MoO4·2H2O 0.1-0.3μM,EDTA-Fe-Na 40-60μM;
有機物質:肌醇80-100μM,蔗糖100-150μM,水解酪蛋白300-500μ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大規模生產黃芪毛狀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2MS培養基的組成是將MS培養基中的大量元素的用量減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大規模生產黃芪毛狀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農桿菌菌株選自ATCC15834,LBA9402的一種。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大規模生產黃芪毛狀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的植物激素為IBA、NAA的一種,含量是0.1-0.3mg/L。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大規模生產黃芪毛狀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體YEB培養基的制備方法如下:取酵母粉1g,牛肉膏5g,蛋白胨5g,蔗糖5g,MgSO4·7H2O 0.5g溶于1L蒸餾水,用氫氧化鈉調至pH 7.4,于121℃,高壓滅菌20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內蒙古自治區生物技術研究院,未經內蒙古自治區生物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3522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