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判斷會計憑證是否遭受篡改的方法、系統、設備及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23909.1 | 申請日: | 2020-0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2218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2 |
| 發明(設計)人: | 魏曉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浪潮通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21/64 | 分類號: | G06F21/64;G06Q4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連和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劉小峰 |
| 地址: | 250100 山東省濟南市高新***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判斷 會計憑證 是否 遭受 篡改 方法 系統 設備 介質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判斷會計憑證是否遭受篡改的方法、系統、設備和存儲介質,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響應于每次保存會計憑證,記錄生成的當前隨機碼和基于當前隨機碼得到的當前摘要值,并將當前摘要值上傳到數據庫;響應于每次打開會計憑證,基于上次記錄的當前隨機碼計算得到摘要值;判斷摘要值與數據庫中上次上傳的當前摘要值是否相同;以及響應于摘要值與數據庫中上次上傳的當前摘要值不同,提示會計憑證遭受篡改。本發明提出的判斷會計憑證是否遭受篡改的方法、系統、設備及介質通過計算摘要值,識別用戶對會計憑證數據的非法篡改,保證會計核算數據的真實有效。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安全領域,更具體地,特別是指一種判斷會計憑證是否遭受篡改的方法、系統、計算機設備及可讀介質。
背景技術
會計憑證是記錄經濟業務、明確經濟責任、按一定格式編制的據以登記會計賬簿的書面證明。記錄經濟業務的合法性與合理性,保證了會計記錄的真實性,加強了經濟責任制。會計憑證按其編制程序和用途的不同,分為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前者又稱原始票據或者單據,是在經濟業務最初發生之時即行填制的原始書面證明,如銷貨發票、款項收據、差旅發票等。后者又稱記賬憑單,是以審核無誤的原始票據為依據,按照經濟業務的事項的內容加以歸類,并據以確定會計科目分類后所填制的會計憑證。
目前財務軟件中,對用戶直接修改數據庫信息導致的會計核算數據虛假的問題沒有防范措施,而產生虛假內容后,排查困難,危害較大。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判斷會計憑證是否遭受篡改的方法、系統、計算機設備及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通過計算摘要值,識別用戶對會計憑證數據的非法篡改,保證會計核算數據的真實有效。
基于上述目的,本發明實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判斷會計憑證是否遭受篡改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響應于每次保存會計憑證,記錄生成的當前隨機碼和基于所述當前隨機碼得到的當前摘要值,并將所述當前摘要值上傳到數據庫;響應于每次打開會計憑證,基于上次記錄的所述當前隨機碼計算得到摘要值;判斷所述摘要值與所述數據庫中上次上傳的所述當前摘要值是否相同;以及響應于所述摘要值與所述數據庫中上次上傳的所述當前摘要值不同,提示所述會計憑證遭受非法篡改。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記錄生成的當前隨機碼和基于所述當前隨機碼得到的當前摘要值包括:在所述會計憑證中記錄保存時間,基于所述保存時間產生時間戳,并基于所述時間戳和所述當前隨機碼得到所述當前摘要值。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還包括:響應于所述摘要值與所述數據庫中上次上傳的所述當前摘要值相同,判斷首次保存時間和末次保存時間是否相同。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還包括:響應于所述首次保存時間和所述末次保存時間不同,在所述會計憑證的展示頁面顯示所述末次保存時間和末次保存用戶。
本發明實施例的另一方面,還提供了一種判斷會計憑證是否遭受篡改的系統,包括:記錄模塊,配置用于響應于每次保存會計憑證,記錄生成的當前隨機碼和基于所述當前隨機碼得到的當前摘要值,并將所述當前摘要值上傳到數據庫;計算模塊,配置用于響應于每次打開會計憑證,基于上次記錄的所述當前隨機碼計算得到摘要值;判斷模塊,配置用于判斷所述摘要值與所述數據庫中上次上傳的所述當前摘要值是否相同;以及提示模塊,配置用于響應于所述摘要值與所述數據庫中上次上傳的所述當前摘要值不同,提示所述會計憑證遭受非法篡改。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記錄模塊還配置用于:在所述會計憑證中記錄保存時間,基于所述保存時間產生時間戳,并基于所述時間戳和所述當前隨機碼得到所述當前摘要值。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還包括:第二判斷模塊,配置用于響應于所述摘要值與所述數據庫中上次上傳的所述當前摘要值相同,判斷首次保存時間和末次保存時間是否相同。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還包括:響應于所述首次保存時間和所述末次保存時間不同,在所述會計憑證的展示頁面顯示所述末次保存時間和末次保存用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浪潮通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山東浪潮通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2390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指示數據是否遭受干擾
- 一種雷電沖擊波危害鑒定方法
- 一種發現IoT設備遭受入侵的方法及系統
- 一種攻擊檢測方法、裝置及電子設備
- 用早期生物標記物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幫助診斷測定人受試者創傷性腦損傷程度的方法
- 使用早期生物標記物幫助超急性診斷和確定人類受試者中的創傷性腦損傷的方法
- 用早期生物標記物幫助確定是否對已遭受或可能已遭受頭部損傷的人受試者執行成像的方法
- 使用GFAP和UCH-L1的組合輔助診斷和評價人類受試者中創傷性腦損傷的方法
- 使用膠質細胞原纖維酸性蛋白(GFAP)和/或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幫助診斷和評價已遭受骨科損傷并已遭受或可能已遭受頭部損傷諸如輕度創傷性腦損傷(TBI)的患者的方法
- 發現多個向量攻擊的相似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