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聚吡咯/磷摻雜石墨化碳復合導電膜電極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80276.0 | 申請日: | 2020-0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5428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09 |
| 發明(設計)人: | 周利民;歐陽金波;唐曉歡;戴一鳴;劉峙嶸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華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M4/36 | 分類號: | H01M4/36 |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 地址: | 344000***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吡咯 摻雜 石墨 復合 導電 電極 制備 方法 | ||
1.一種聚吡咯/磷摻雜石墨化碳復合導電膜電極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如下:
(1)制備磷摻雜石墨化碳
1)原料預處理:將柚子皮經水洗除去可溶性雜質,再經70℃溫度條件干燥后研碎;
2)預碳化:將步驟1)中預處理后的柚子皮與活化劑充分混勻置于反應釜中,再加入適量磷摻雜磷源,充分攪拌,而后通入氮氣將反應釜內的空氣充分置換,再將密封后的反應釜在氮氣保護下于280℃溫度條件下攪拌加熱預碳化;預碳化完成后,自然冷卻,取出固相預碳化材料,經水洗后,于70℃溫度條件下真空干燥得預碳化體;且活化劑是濃度為0.5mol/L的KOH溶液,磷摻雜磷源是重量百分率為32wt.%的羥基乙叉二膦酸溶液;
3)高溫碳化:將步驟2)所得預碳化體置于程序升溫反應爐中,在氮氣保護下,以規定的升溫速率升至1160℃,并于1160℃下高溫碳化,得到磷摻雜石墨化碳;
(2)制備復合導電碳膜電極
I)將定量聚吡咯溶于N-甲基吡咯烷酮中,再按質量配比加入磷摻雜石墨化碳,充分攪拌均勻得混合稠狀液,而后將混合稠狀液倒入玻璃皿中,在70℃溫度條件下干燥成膜;
II)將步驟I)中干燥成的膜剪裁,即制成聚吡咯/磷摻雜石墨化碳復合導電膜電極。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聚吡咯/磷摻雜石墨化碳復合導電膜電極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在70℃溫度條件下干燥時間為12h。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聚吡咯/磷摻雜石墨化碳復合導電膜電極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反應釜中加入有20g預處理后的柚子皮,10mLKOH溶液,10mL羥基乙叉二膦酸溶液。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聚吡咯/磷摻雜石墨化碳復合導電膜電極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在氮氣保護下于280℃溫度條件下攪拌加熱預碳化時間為2h。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聚吡咯/磷摻雜石墨化碳復合導電膜電極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在氮氣保護下,以40℃/min的升溫速率升至1160℃。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聚吡咯/磷摻雜石墨化碳復合導電膜電極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在1160℃下高溫碳化時間為30min。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聚吡咯/磷摻雜石墨化碳復合導電膜電極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I)中,聚吡咯與磷摻雜石墨化碳的質量配比為100:25~100:55。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聚吡咯/磷摻雜石墨化碳復合導電膜電極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聚吡咯與磷摻雜石墨化碳最佳質量配比為100:4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華理工大學,未經東華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80276.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