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透明顯示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079056.6 | 申請日: | 2020-02-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4007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09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李忠孝;王倩;趙文卿;張慶訓;楊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335 | 分類號: | G02F1/1335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尚偉凈 |
| 地址: | 100015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透明 顯示裝置 | ||
1.一種透明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板;
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與所述第二基板對盒設置;
液晶層,所述液晶層設置在所述第一基板與所述第二基板之間;
第一電極,所述第一電極設置在所述第一基板靠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側;
第二電極,所述第二電極設置在所述第二基板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側;
全反射層,所述全反射層設置在所述第一基板與所述第一電極之間;
并且,所述透明顯示裝置由多個子像素單元排布而成,在每個所述子像素單元中,所述第二基板與所述第二電極之間設置有同層設置的平板反射層、黑矩陣層和楔形反射層,且所述全反射層具有開口,
自所述全反射層的開口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正投影指向所述楔形反射層的方向上,所述平板反射層、黑矩陣層和楔形反射層依次排布,
所述第一基板中的光自所述開口處入射至所述液晶層,所述光在所述液晶層與所述第一電極的界面處發(fā)生偏折時,折射后的所述光經(jīng)所述平板反射層的反射以及所述全反射層的全反射后照射至所述黑矩陣層上,
所述光在所述液晶層與所述第一電極的界面處不發(fā)生角度偏折時,所述光照射至所述平板反射層后反射至所述全反射層后照射至所述楔形反射層上,所述楔形反射層反射所述光并使所述光垂直地從面板出射。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開口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正投影與所述平板反射層、所述黑矩陣層和所述楔形反射層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正投影都不重合。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反射層的材料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一基板的材料折射率、所述液晶層的材料折射率。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開口的縱截面形狀包括倒梯形,且所述開口中填充有機樹脂層,形成所述有機樹脂層的材料為透明的。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透明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機樹脂層的寬度小于所述黑矩陣層的寬度。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括:
光源,所述光源設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側面,且所述光源發(fā)出光線的入射角為54°~75°。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相鄰的兩個所述子像素單元之間可以設置有擋墻,且所述擋墻設置在所述第一電極與所述第二電極之間,且形成所述擋墻的材料與形成所述黑矩陣層的材料相同。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子像素單元中包括多個同層且間隔設置的所述平板反射層。
9.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層的厚度小于5微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79056.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