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識別元件的挖掘與驗證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69798.0 | 申請日: | 2020-0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1436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22 |
| 發明(設計)人: | 黃鶴;徐京芝;康廣博;李曉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K14/01 | 分類號: | C07K14/01;C07K16/08;C12N15/34;C12N15/70;C12N1/21;G01N33/569;C12R1/19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溫可睿 |
| 地址: | 300072***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多重 耐藥 不動 桿菌 識別 元件 挖掘 驗證 | ||
本發明涉及生物工程技術領域,尤其涉及鮑曼不動桿菌噬菌體尾絲蛋白、其編碼基因、重組表達載體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本發明提供的鮑曼不動桿菌噬菌體尾絲蛋白具有如SEQ ID NO.1或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與其具有至少80%序列同源性的序列,本發明提供的尾絲蛋白在識別檢測鮑曼不動桿菌方面具有較強的特異性,可用于制備識別鮑曼不動桿菌的試劑。本發明提供的鮑曼不動桿菌噬菌體尾絲蛋白的制作方法可實現所述鮑曼不動桿菌噬菌體尾絲蛋白的大量表達及制備,且分離純化簡單,成本低。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物工程技術領域,尤其涉及鮑曼不動桿菌噬菌體尾絲蛋白、其編碼基因、重組表達載體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鮑曼不動桿菌是一種廣泛存在于水、土壤、污水和許多醫療環境中的非發酵革蘭氏陰性菌,是一種常見的條件致病菌,可引起嚴重的醫院皮膚、泌尿系統等的感染。隨著大量廣譜抗菌藥物的長期應用,特別是抗生素的濫用,抗生素耐藥性問題逐年加重。在許多國家,鮑曼不動桿菌已成為多重耐藥和泛耐藥菌株,也是導致病人院內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病原菌特異性檢測是治療鮑曼不動桿菌威脅的關鍵。因此如何檢測致病菌已成為臨床關注的焦點;我們必須找到一些可選的方法來檢測和治療這些細菌。傳統的臨床標準診斷方法總是需要耗時的細菌培養和費力的DNA提取等。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做許多其他的努力來開發快速和簡單的細菌檢測方法。研究者們開始逐漸探索新的方法,其中噬菌體及其噬菌體尾絲蛋白被認為是有用的診斷工具。
噬菌體是一種能感染細菌等微生物的病毒,如同其他病毒,噬菌體是一種專性寄生生物,它必須依賴宿主細胞來實現自身的生存和繁殖。當噬菌體感染宿主菌時,噬菌體會將DNA等遺傳物質注入到宿主菌內,并利用宿主菌的DNA復制、蛋白表達系統進行自身的復制。侵染時,噬菌體利用粘著結構來與它們的細菌宿主結合。噬菌體的特異性由其自身的一系列蛋白質來定義,所述一系列的蛋白質對于與目標細胞的結合是重要的。噬菌體-細菌體系在自然界中已經進化了相當長的時間,因此噬菌體以高特異性的方式識別它們的宿主細菌,并且具有高水平的結合親和性。
最近,盡管據報道完整的噬菌體檢測細菌的特異性高,但其固有的對宿主細菌的強溶解性妨礙了下游的識別和檢測,尾絲蛋白被認為是更合適的負責特定的初始識別宿主細菌的生物素。因此尾絲蛋白可能作為潛在生物識別元素用來檢測細菌。通過基因工程技術,可以大量地人工合成噬菌體尾絲蛋白。因此,噬菌體及其尾絲蛋白具有巨大的應用前景。但對于鮑曼不動桿菌尾絲蛋白,目前研究還比較少,且尾絲蛋白是否對鮑曼不動桿菌具有識別作用仍缺乏相關數據。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鮑曼不動桿菌噬菌體尾絲蛋白、其編碼基因、重組表達載體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該尾絲蛋白在特異性檢測鮑曼不動桿菌方面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提供了鮑曼不動桿菌噬菌體尾絲蛋白,其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與其具有至少80%序列同源性的序列;
或者,具有如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與其具有至少80%序列同源性的序列。
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的鮑曼不動桿菌噬菌體的尾絲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或SEQ ID NO:2所示。
其中,SEQ ID NO:1所示的尾絲蛋白由202個氨基酸殘基組成;分子量為22kDa,SEQID NO:2所示的尾絲蛋白由699個氨基酸殘基組成;分子量為76kDa。
本發明所述鮑曼不動桿菌噬菌體尾絲蛋白,是鮑曼不動桿菌,特別是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的識別元件,其具有良好的特異性和抗干擾能力。
本發明還提供了編碼所述鮑曼不動桿菌噬菌體尾絲蛋白的多核苷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大學,未經天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6979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