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摩托車變速箱的油氣分離裝置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058413.0 | 申請日: | 2020-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5606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5 |
| 發(fā)明(設計)人: | 林樹軍;周大權;龔建平;陳禮信;吳兵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錢江摩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1M13/04 | 分類號: | F01M13/04 |
| 代理公司: | 臺州市方圓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107 | 代理人: | 陜向輝 |
| 地址: | 317500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摩托車 變速箱 油氣分離 裝置 | ||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摩托車變速箱的油氣分離裝置,屬于摩托車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xiàn)有摩托車變速箱油氣分離效果差的問題。本油氣分離裝置包括設在變速箱箱體上的油氣分離室、進氣口、出氣口以及設置在進氣口和出氣口之間的迷宮式分離結構,進氣口用于連通油氣分離室和變速箱內腔,進氣口處設有油氣分離管,油氣分離管向油氣分離室的頂部延伸且上端端口封閉,油氣分離管的外周壁上開設有油氣提前分離口,油氣分離室通過上述油氣提前分離口與變速箱內腔相連通。通過以上設計,使得混合氣進入油氣分離室前就能夠得到提前分離,然后通過迷宮式分離結構的再次分離,以此大大提高了油氣分離的效果,從而滿足上述變速器特殊環(huán)境下的油氣分離要求。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摩托車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摩托車變速箱的油氣分離裝置。
背景技術
在摩托車發(fā)動機運行過程中由于未完全燃燒的氣體有一小部分不可避免的會從氣缸體和活塞環(huán)之間的間隙竄入變速箱中,通常稱該竄入氣體為活塞竄氣。由于活塞竄氣會導致變速箱內部壓力不斷升高,且活塞竄氣本身含有有害氣體,為了控制變速箱內部壓力和環(huán)境保護,一般通過設計變速箱強制通風系統(tǒng)將變速箱竄入的氣體引入發(fā)動機的進氣口參與二次燃燒,即避免了未燃燒完全的廢氣排入大氣造成污染,又能起到節(jié)能環(huán)保的作用。
但是,未經(jīng)過濾的活塞竄氣含有機油,它會隨著活塞竄氣被帶入發(fā)動機進行燃燒,長期的結果就是導致發(fā)動機內部積碳嚴重,且大量的機油混入發(fā)動機內部之后還會導致火花塞的點火失靈,同時燒毀節(jié)氣門;為此,現(xiàn)有技術中,一般均采用在變速箱上設置迷宮式油氣分離器進行對上述活塞竄氣進行油氣分離,將活塞竄氣流經(jīng)變速箱攜帶的機油再截留到變速箱中,避免機油進入發(fā)動機而對發(fā)動機造成上述不利影響。
但是,現(xiàn)有迷宮式油氣分離器的分離效果較差,原因是:區(qū)別于其他汽油機的工作環(huán)境,在摩托車的變速箱中,由于變速箱主軸和副軸會高速轉動,且考慮到安裝空間的限制,油氣分離器的進氣口一般靠近變速箱的高速旋轉軸設計,這樣導致旋轉軸上蒸發(fā)的潤滑油會與竄入變速箱的活塞竄氣混合在一起形成混合氣體,這樣進一步加劇了混合氣體的油含量,也就是說,針對變速箱內的混合氣體的油氣分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現(xiàn)有傳統(tǒng)的迷宮式油氣分離器只能用于普通油氣分離環(huán)境,并不具有絕對的分離油氣的作用,而且迷宮結構的油氣分離結構不能對減少油氣分離前油氣的形成,因此,其應用在變速箱環(huán)境中,油氣分離效果較差。為提高油氣分離效果,本領域技術人員一般采用的技術手段是通過將迷宮式分離結構中的隔板布置復雜化設計,以此達到提高油氣分離效果的目的。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針對現(xiàn)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摩托車變速箱的油氣分離裝置,本發(fā)明解決的是現(xiàn)有摩托車變速箱油氣分離效果差的問題。
本發(fā)明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一種摩托車變速箱的油氣分離裝置,包括設置在變速箱箱體上的油氣分離室,還包括進氣口、出氣口以及設置在進氣口和出氣口之間的迷宮式分離結構,所述進氣口用于連通油氣分離室和變速箱內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氣口處設有油氣分離管,所述油氣分離管向油氣分離室的頂部延伸且上端端口封閉,所述油氣分離管的外周壁上開設有油氣提前分離口,所述油氣分離室通過上述油氣提前分離口與變速箱內腔相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錢江摩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浙江錢江摩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5841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無機高溫標記涂料
- 下一篇:一種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