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連續纖維熔融浸漬的3D打印裝置及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50693.0 | 申請日: | 2020-04-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86138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23 |
| 發明(設計)人: | 賈明印;崔永輝;薛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化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9C64/209 | 分類號: | B29C64/209;B29C64/20;B29C64/118;B29C64/314;B29C64/336;B33Y30/00;B33Y10/00;B33Y40/10;B33Y40/00;B33Y70/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29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連續 纖維 熔融 浸漬 打印 裝置 工藝 | ||
一種連續纖維增強熱塑性樹脂熔融浸漬3D打印裝置及方法,以熱塑性樹脂為基體,以連續玻璃纖維或碳纖維為增強體。3D打印裝置包括擠出機、放卷輥、預張緊輥、紅外輻射裝置、氣輔擺動裝置、絲材浸潤模具、冷卻裝置和3D打印機。連續纖維束先經過預張緊輥進行預分散,紅外輻射裝置對連續纖維的上下表面進行預熱,預熱好的的連續纖維在氣輔擺動裝置作用下展開一定的寬度,隨后進入到絲材浸潤模具內,在波浪形流道的作用下完成樹脂基體對纖維束的浸潤過程,經內牽引輥的牽引向前輸送,經過圓形的定型口模后,成型為可用于3D打印的連續纖維預浸絲,經冷卻、送絲、打印,最終制得連續纖維增強熱塑性復合材料的3D打印制品。該發明可實現連續纖維在樹脂基體內的均勻分散和充分浸漬,制得具有良好界面結合、性能優異的3D打印連續纖維增強熱塑性復合材料制品,同時可實現連續纖維耗材、3D打印復合材料制品的實時一體化成型。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復合材料制造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連續纖維增強熱塑性樹脂熔融浸漬3D打印裝置,以及采用該裝置的3D打印方法。
背景技術
傳統的單一材料成型的零件往往力學性能較差,難以滿足各行業對高性能材料的需求。近年來,研究人員將3D打印技術與纖維增強熱塑性復合材料結合起來,以達到提高打印件力學性能的目的,而短纖維是一種常用的增強材料,因為短纖維增強熱塑性復合材料具有相對簡單且成熟的制造工藝。盡管用短纖維增強熱塑性復合材料打印的零部件能提高其力學性能,但這些性能僅略好于純塑料,由于短纖維的存在,可以檢測到明顯的孔隙率和粘結不良現象,這也限制了復合材料機械性能的提升空間。采用連續纖維增強進行3D打印可以顯著提高熱塑性復合材料的性能。
目前,利用連續纖維增強熱塑性樹脂進行3D打印采用的主要方式是直接將連續纖維束引入到打印機的噴嘴中,連續纖維束和3D打印絲材同時通過打印機的噴嘴進行打印,該技術的主要缺陷是連續纖維與熱塑性樹脂基體的界面結合比較差,纖維束沒有經過充分浸漬,這主要是由于3D打印機噴嘴內流道較小短,物料在噴嘴內的停留時間較短,另外缺少足夠的成型壓力,導致樹脂基體對纖維束的浸漬效果比較差。這將不能充分發揮連續纖維對復合材料制品的增強作用。也有將纖維浸漬和打印分開進行的工藝方式,纖維與樹脂的浸潤性雖然有所改善,但通過預浸槽對固體樹脂進行加熱效率太低,熔融時間太長,且預浸槽內腔空間太多,容易使熔融樹脂在槽內長時間停留而氧化降解,影響復合材料制品的性能。另外,由于沒有施壓裝置,槽內浸漬壓力比較低,不利于樹脂基體對纖維進行浸漬,不能充分發揮連續纖維對復合材料的增強作用,成型工藝有待進一步提高。此外,3D打印連續纖維增強熱塑性復合材料制品的表面質量一般比較差,尤其是上表面,這主要和噴嘴出料口與制品的接觸面積較小、擠壓力不夠以及打印過程中的噴嘴內的滯料現象有關,需對噴嘴結構進行優化來提高復合材料制品的表面質量。
發明內容
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連續纖維增強熱塑性樹脂熔融浸漬3D打印裝置及工藝,實現一步法成型,纖維與樹脂基體界面結合良好,纖維充分分散,打印出的復合材料制品具有優異的力學性能,并顯著提高3D打印復合材料制品的表面質量。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連續纖維增強熱塑性樹脂熔融浸漬3D打印裝置,包括放卷輥、擠出機、預張緊輥、紅外輻射裝置、氣輔擺動裝置、絲材浸潤模具、冷卻裝置和3D打印機,所述擠出機與絲材浸潤模具呈直角式連接;所述絲材浸潤模具包括加熱棒、流道、內牽引輥和定型口模,絲材浸潤模具內的流道為波浪形流道,波浪形流道的包覆角為300°-450°,流道間隙為8~10mm,內牽引輥為一對相向旋轉的金屬輥,由伺服電機驅動,用來牽引纖維束,以及通過擠壓作用實現熔融樹脂對纖維束的浸潤,內牽引輥對纖維束的牽引速度與打印機送絲機構的送絲速度相同,定型口模固定在絲材浸潤模具的末端,定型口模的直徑D為0.7-1.2mm,長度為15~20D;所述3D打印機包括發散型噴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化工大學,未經北京化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5069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