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測量方法、配置方法、相關設備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047765.6 | 申請日: | 2014-0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6339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26 |
| 發明(設計)人: | 張健;曾清海;張宏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24/08 | 分類號: | H04W24/08;H04W24/10;H04W72/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顏晶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測量方法 配置 方法 相關 設備 系統 | ||
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測量方法,包括:用戶設備獲取目標無線接入技術RAT對目標非授權頻段的使用狀態;所述用戶設備根據所述使用狀態選擇對應的測量模式測量所述目標非授權頻段的的無線條件。本發明實施例還公開了一種用戶設備、網絡設備及系統,采用本發明,用戶設備可以準確地測量非授權頻段的無線條件,為網絡設備調度用戶設備提供參考信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測量方法、配置方法、相關設備及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分組業務和智能終端的迅速發展,高速、大數據量業務對頻譜的需求不斷增加。根據最新發布的FCC國際頻譜白皮書,未授權頻譜資源要大于授權頻譜資源。未授權頻譜包括用于工業、科學和醫療(ISM,Industrial、scientific and medical)等設備的頻段,如在美國有三個頻段902-928MHz、2400-2484.5MHz及5725-5850MHz,2.4GHz為各國共同的ISM頻段。ISM頻段上使用的主要技術是無線保真(WiFi,Wireless Fidelity)或稱為無線局域網(WLAN,wireless local network)、藍牙、紫蜂(Zigbee)等。wifi基于電子電氣工程師協會(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802.11系列標準,如802.11a、802.11n、802.11ac等。WiFi在服務質量(QoS,quality of service)、多用戶調度(scheduling)等方面效率較低,移動性管理(mobility management)功能有限。因此,將第三代合作伙伴項目(3GPP,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長期演進系統(LTE,long term evolution)應用在非授權頻譜,可以更有效利用非授權頻譜資源,提高LTE用戶的可用頻譜帶寬。除了利用ISM頻段,LTE也可以按照授權共享接入(ASA,authorized shared access;或LSA,licensed shared access)的方式共享授權頻段,如使用電視白頻譜(TVWS,television white space),這種情況下,授權用戶的優先級高于次級用戶即共享授權頻段的非授權用戶。
現有技術主要從架構、信令和頻譜協調等方面說明了多種RAT通過CPC共享非授權頻譜使用信息的基本方案框架和基本流程,但沒有公開RAT如何支持非授權頻譜的技術以及RAT如何檢測和測量非授權頻譜的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測量方法、配置方法、用戶設備、網絡設備及通信系統。用戶設備可以準確地測量非授權頻段上的無線條件,為網絡設備調度用戶設備提供參考信息。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測量方法,包括:
用戶設備獲取目標無線接入技術RAT對目標非授權頻段的使用狀態;
所述用戶設備根據所述使用狀態選擇對應的測量模式測量所述目標非授權頻段的無線條件。
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用戶設備根據所述使用狀態選擇相應的測量模式測量所述目標非授權頻段的無線條件的步驟包括:
若所述用戶設備確定所述目標RAT已占用所述目標非授權頻段,選擇第一測量模式測量所述目標非授權頻段的無線條件,所述第一測量模式指基于所述目標RAT的參考信號或同步信號或系統信息進行測量;
若所述用戶設備確定所述目標RAT未占用所述目標非授權頻段,選擇第二測量模式測量所述目標非授權頻段的無線條件,所述第二測量模式指基于所述目標非授權頻段的物理測量或頻譜分析或頻譜感知。
結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目標RAT為蜂窩無線接入技術;所述選擇第一測量模式測量所述目標非授權頻段的無線條件的步驟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4776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