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拆刀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28368.4 | 申請日: | 2020-0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0244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29 |
| 發明(設計)人: | 林祥生;方志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廚意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J43/07 | 分類號: | A47J43/07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可拆刀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可拆刀裝置,包括防水罩、套筒組件,所述套筒組件包括套筒,所述套筒與按鈕通過旋轉螺釘鉸接,所述防水罩套接套筒組件,保護套筒組件內的活動配合部件免被食物殘渣污染,方便清洗可拆刀部件;利用防水罩的彈性,為按鈕提供復位動力,方便更換不同的刀組件,保障可拆刀組件與動力傳動軸的可靠定位,保障使用安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食物處理機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攪拌刀結構,特別是一種可拆刀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生活中需要處理的食物種類越來越多,市場對食物料理機的功能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要求器具必須配備不同種類的刀片或者刀組件。現有技術所采用的刀組件結構一般為固定式或者分離式,采用固定式的話,如果有不同刀組件,則需要配相應的刀座組件,這樣將導致產品成本上升,同時由于固定式的結構,刀組與容器成為一體,不方便清洗,而且更換較麻煩。如果采用分離式可以避免固定式結構的的上述缺陷,但目前市場上類似結構,容易留有殘渣,且食物處理完后或者清洗過程,刀具容易脫離,有潛在的隨食物倒出及刀組件脫落傷害用戶的風險;當使用者裝入刀組件過程中,由于沒有判別是否裝到位的結構,會有刀組件誤裝不到位就開機運行導致對產品及使用者傷害的風險。而且目前市場現有可拆刀裝置,不能滿足刀片正反轉功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攪一種可拆刀裝置,利于防水罩提供的彈力,使按鈕在工作狀態下,一直保持套筒與動力輸出軸的定位和鎖緊功能,方便可拆刀裝置的快速拆裝。本發明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可拆刀裝置,包括刀組件、刀座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組件包括固定片、防水罩、套筒組件、刀片;所述刀座組件包括動力輸出軸,所述防水罩從上向下套接于套筒組件的外側,所述防水罩具有彈性。
在上述可拆刀裝置中,所述固定片套接防水罩,位于防水罩擋邊一的上方。
在上述可拆刀裝置中,所述防水罩上底部設有臺階孔一,所述臺階孔一套接螺釘一,外表面設有凸點、凹坑,上部內部空間大于下部內部空間,所述凸點沿中心線對稱分布,位于凹坑的兩側,所述凸點、凹坑處壁厚與相鄰部位相同。
在上述可拆刀裝置中,所述套筒組件包括套筒、按鈕,所述套筒與按鈕通過旋轉螺釘鉸接,所述套筒與銨鈕組裝后,外表面與套筒法蘭二側面一致,與防水罩下部內孔面接觸彈性配合。
在上述可拆刀裝置中,所述套筒上部為山形結構,所述山形結構的中部為凸臺一,所述凸臺一上部設有螺紋,與螺釘一螺紋連接,所述山形結構的兩側凸出部上表面與防水罩底部下表面接觸連接;所述套筒內孔為上小下大臺階孔,上部設有一對對稱布置的菱形凸塊一,下部為腰形孔與輸出軸上腰形凸臺傳動套接。
在上述可拆刀裝置中,所述套筒的兩側面對稱布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垂直方向設有矩形通孔。
在上述可拆刀裝置中,所述套筒的下部設有法蘭一,所述法蘭一下表面與刀片上表面接觸,所述刀片通過螺釘二依次與套筒、防水罩固定連接。
在上述可拆刀裝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鈕位于套筒的兩側,所述按鈕的兩側設有臺階孔二,所述臺階孔二套接旋轉螺釘,與旋轉螺釘固定連接,所述按鈕的下部內側設有卡瓜,所述卡瓜穿過矩形通孔與輸出軸上部圓周上對稱設置的菱形凸塊二底部活動配合。
在上述可拆刀裝置中,所述旋轉螺釘活動套接定位孔。
在上述可拆刀裝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形凸臺與腰形孔配合面上設有減震涂層。
工作原理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廚意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杭州廚意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2836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