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壓縮空氣儲氣罐智能排水系統及控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014579.2 | 申請日: | 2020-0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3763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5 |
| 發明(設計)人: | 柳長海;劉林波;孫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電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7C13/00 | 分類號: | F17C13/00;F17C13/04;F17C13/02;F16K31/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張狄峰 |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壓縮空氣 儲氣罐 智能 排水系統 控制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壓縮空氣儲氣罐智能排水系統及控制方法,屬于壓縮空氣質量控制領域,包括儲氣罐,儲氣罐的底部連接有排水管,排水管上依次安裝有手動隔離總閥、手動檢修閥和排水電磁閥,排水管連通至雨水坑;儲氣罐連接有壓力變送器,壓力變送器與控制設備連接,排水電磁閥也與控制設備連接。本發明具有系統結構簡單、降低就地設備的復雜性、長周期可靠運行的特點,達到了保證壓縮空氣壓力和流量穩定的目的。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壓縮空氣儲氣罐智能排水系統及控制方法,屬于壓縮空氣質量控制領域。
背景技術
為保證所使用的壓縮空氣的壓力和流量參數基本穩定,壓縮空氣系統的適當部位設置有儲氣罐。對于壓縮空氣而言,由于壓力的增加,空氣體積縮小,含水能力下降,壓縮空氣中過飽和狀態的水分便形成了冷凝水。通常,該冷凝水中含有不同程度的混合污染物,如灰塵微粒、銹蝕顆粒等。隨著時間的延長,冷凝水和混合污染物會堵塞壓縮空氣流通通道、給系統設備特別是電子設備造成嚴重的腐蝕損壞,導致生產停頓的嚴重后果。一般情況下,冷凝水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壓縮空氣系統的不同部位,而儲氣罐的底部相對較多。因此需要對儲氣罐及其壓縮空氣系統進行有效的排水處理。
目前壓縮空氣系統自動排水技術方案主要集中在排放閥的結構和就地控制方式兩個方面,而控制方式大多采取就地定時控制和就地液位控制兩種。
公開號為CN 206175677 U的中國專利于2017年05月17日、公開號為CN 206448923U的中國專利于2017年08月29日公開的技術方案主要涉及排放閥機械結構;公開號為CN205252851 U的中國專利于2016年05月25日、公開號為CN 107551768 A的中國專利申請于2018年01月09日、公開號為CN 207777130 U的中國專利于2018年08月28日和公開號為CN2777340Y的中國專利于2006年05月03日公開的技術方案主要涉及就地定時控制和就地液位控制方式。
總體而言,目前的技術方案存在以下主要問題:
1、就地排水控制閥門系統結構復雜,物資既不易獲得,管路又易被銹蝕雜質堵塞,可靠性低。
2、采用就地定時排水控制時,頻繁且無依據的排空導致大量壓縮空氣浪費。
3、采用就地液位控制時,由于壓縮空氣內的積水量少且變化大,液位難以準確測量,系統易失效。
4、未能實現遠方監控,控制方案不靈活;系統頻繁失效,維護量和勞動強度較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設計合理、簡便易行、效果良好的壓縮空氣儲氣罐智能排水系統及控制方法,以達到長周期運行、可靠保證壓縮空氣質量的目的。
本發明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壓縮空氣儲氣罐智能排水系統,主要用來排除壓縮空氣里含有的水分,保證壓縮空氣的品質,其包括儲氣罐,其特征是,所述儲氣罐的底部連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依次安裝有手動隔離總閥、手動檢修閥和排水電磁閥,所述排水管連通至雨水坑;所述儲氣罐連接有壓力變送器,所述壓力變送器與控制設備連接,所述排水電磁閥也與控制設備連接。
進一步的,在排水管上連接有排水旁路,所述排水旁路連接在手動隔離總閥與手動檢修閥之間,所述排水旁路上依次安裝有旁路手動檢修閥和旁路排水電磁閥。
進一步的,所述壓力變送器安裝于儲氣罐的壓縮空氣輸出口處,以便靈敏反映壓縮空氣壓力的波動。
進一步的,所述控制設備通過信號控制電纜與排水電磁閥和壓力變送器相連,組成閉環的控制系統。
所述的壓縮空氣儲氣罐智能排水系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是,采用遠方定時控制和壓力控制相結合的方式;
正常運行時,手動隔離總閥和手動檢修閥處于全開狀態,排水電磁閥為關閉狀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電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華電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01457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施工技術管理系統及方法
- 下一篇:一種基于位置指紋的衛星集群分級定位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