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具有快速加熱的茶葉加工用炒茶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922340010.0 | 申請日: | 2019-1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11379494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1 |
| 發明(設計)人: | 李鑫;王道先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峰頂寺茶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F3/06 | 分類號: | A23F3/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45150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快速 加熱 茶葉 工用 炒茶機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具有快速加熱的茶葉加工用炒茶機,包括裝置本體,所述裝置本體的頂部開設有加熱槽,所述裝置本體的內部設置有天然氣罐。本實用新型,通過導氣管將天然氣罐內的氣體導入加熱裝置內部,并通過加熱裝置表面等距均勻開設的多個火焰出口對炒茶倉的底部進行均勻等距加熱,并通過驅動電機帶動攪拌槳與硅膠材質的攪拌槳葉對炒茶倉內部的茶葉進行邊加熱邊翻炒,不但可以有效提高茶葉的翻炒加熱的工作效率,提升茶葉翻炒質量,同時使用清潔能源進行加熱作業,更加的節能環保,而且通過液壓升降桿的升降作業,可以根據翻炒的工作需求對攪拌槳攪拌高度進行升降調節,具有較強的實用性。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炒茶設備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涉及一種具有快速加熱的茶葉加工用炒茶機。
背景技術
炒茶分生鍋、二青鍋、熟鍋,三鍋相連,序貫操作。炒茶鍋用普通板鍋,砌成三鍋相連的炒茶灶,鍋呈25-30度傾斜。炒茶掃把用毛竹扎成,長1米左右,竹枝一端直徑約10厘米。炒青是一個術語,是指在制作茶葉的過程中利用微火在鍋中使茶葉痿凋的手法,通過人工的揉捻令茶葉水分快速蒸發,阻斷了茶葉發酵的過程,并使茶汁的精華完全保留的工序。是制茶史上一個大的飛躍。
然而目前炒茶的過程中需要用到炒茶機對茶葉進行翻炒作業,傳統的炒茶機在加熱過程中,通常使用木材或煤炭進行加熱,不但容易造成環境污染,同時加熱也不均勻,造成茶葉翻炒的工作效率降低,并且在傳統茶葉翻炒過程中,炒茶使用的器具一般是磚砌固定,不但安裝復雜,同時也便于拆卸和更換作業。
實用新型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具有快速加熱的茶葉加工用炒茶機,具備加熱均勻環保,工作效率高,安裝拆卸便捷的優點,進而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上述加熱均勻環保,工作效率高,安裝拆卸便捷的優點,本實用新型采用的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具有快速加熱的茶葉加工用炒茶機,包括裝置本體,所述裝置本體的頂部開設有加熱槽,所述裝置本體的內部設置有天然氣罐,且天然氣罐的一端通過導氣管與加熱槽內部的加熱裝置進行連接,所述裝置本體的頂部設置液壓升降桿,且液壓升降桿的頂部設置有頂板,所述加熱槽的內部設置有炒茶倉。
進一步的,所述裝置本體的頂部設置有支撐固定架,且支撐固定架的一側貫穿設置有夾持螺桿,且夾持螺桿的一端設置有夾持塊,并且夾持塊的對立端設置有調節盤。
進一步的,所述頂板的底部嵌設有驅動電機,且驅動電機的輸出端固定有攪拌槳,并且攪拌槳的一端貫穿延伸至炒茶倉連接有攪拌槳葉。
進一步的,所述加熱槽為圓形結構,所述加熱裝置的表面開設有多個火焰出口,且多個火焰出口呈陣列狀等距分布。
進一步的,所述夾持螺桿與夾持塊均設有多個,且多個夾持螺桿與夾持塊數量相同,所述夾持塊為弧形結構,所述夾持塊為橡膠才材質。
進一步的,所述攪拌槳葉共設有多個,且多個攪拌槳葉呈陣列狀等距分布,并且攪拌槳葉為硅膠材質。
(三)有益效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具有快速加熱的茶葉加工用炒茶機,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通過導氣管將天然氣罐內的氣體導入加熱裝置內部,并通過加熱裝置表面等距均勻開設的多個火焰出口對炒茶倉的底部進行均勻等距加熱,并通過驅動電機帶動攪拌槳與硅膠材質的攪拌槳葉對炒茶倉內部的茶葉進行邊加熱邊翻炒,不但可以有效提高茶葉的翻炒加熱的工作效率,提升茶葉翻炒質量,同時使用清潔能源進行加熱作業,更加的節能環保,而且通過液壓升降桿的升降作業,可以根據翻炒的工作需求對攪拌槳攪拌高度進行升降調節,具有較強的實用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峰頂寺茶業有限公司,未經四川峰頂寺茶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234001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