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鎖具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565239.1 | 申請日: | 2019-04-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908175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1-07 |
| 發明(設計)人: | 邢映彪;林智;李莉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通巴達電氣科技有限公司;廣州通達汽車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5B83/36 | 分類號: | E05B83/36;E05B79/22;E05B85/22;E05B77/00;E05B17/20;E05B63/18 |
| 代理公司: | 44224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楊子茜;王薔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市廣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反鎖件 鎖架 解鎖件 反鎖機構 解鎖機構 鎖具機構 縮回 駕駛室 反鎖 鎖舌 執手 司機 伸出 本實用新型 伸出狀態 縮回狀態 鎖具結構 鎖舌鎖定 防護門 車體 對鎖 轉動 鎖定 失控 外部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鎖具結構,包括鎖具機構,鎖具機構包括鎖架、鎖舌和執手,執手轉動設于鎖架、并能夠帶動鎖舌伸出或縮回;反鎖機構,反鎖機構包括反鎖件,反鎖件能夠在鎖架上伸出或縮回、以使鎖舌鎖定在伸出狀態或縮回狀態;及解鎖機構,解鎖機構包括設于鎖架的解鎖件,解鎖件用于解除反鎖件對鎖舌的鎖定。當司機進入駕駛室后通過反鎖件將防護門反鎖,當司機出現危險時,外部人員可以通過解鎖件解除反鎖、并進入駕駛室,從而避免車體失控,同時也能夠及時對司機進行搶救。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車輛配件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鎖具結構。
背景技術
近年來,乘客干擾司機駕駛的情況常有發生,極大影響了車輛在運行過程中的安全問題。為了降低事故發生率及財產損失率,通常在司機座位旁加裝防護裝置,防護門將司機包圍在內,外部乘客無法進入。
防護門的門鎖開關通常由司機從外部進入駕駛區域時,通過手動旋轉的方式旋轉鎖柄進入,當駕駛員進入駕駛區域后,反鎖門鎖,從而避免外部乘客從外部旋轉鎖柄進入。然而,當司機出現危險時,外部乘客或救護人員無法及時打開防護門,此時車輛容易失控,不僅難以保證乘客安全,同時也難以及時將司機帶出并搶救。
實用新型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鎖具結構,該鎖具結構在反鎖時,仍然可以從外部打開,以及時搶救司機并保障乘車安全。
其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鎖具結構,包括鎖具機構,鎖具機構包括鎖架、鎖舌和執手執手轉動設于鎖架、并能夠帶動鎖舌在鎖架上伸出或縮回;反鎖機構,反鎖機構包括反鎖件,反鎖件能夠在鎖架上伸出或縮回、以使鎖舌鎖定在伸出狀態或縮回狀態;及解鎖機構,解鎖機構包括設于鎖架的解鎖件,解鎖件用于解除反鎖件對鎖舌的鎖定。
上述鎖具結構,可以應用于乘用車上的防護系統,當司機進入駕駛室后通過反鎖件將防護門反鎖,當司機出現危險時,外部人員可以通過解鎖件解除反鎖、并進入駕駛室,從而避免車體失控,同時也能夠及時對司機進行搶救。
下面進一步對技術方案進行說明: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解鎖件轉動設于鎖架,解鎖件的一端設有第一傳動部,反鎖件設有與第一傳動部配合的第二傳動部,解鎖件轉動時第一傳動部與第二傳動部配合、使反鎖件伸出或縮回。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第一傳動部包括設于解鎖件的一端的齒輪,第二傳動部包括設于反鎖件的齒條,齒條與齒輪對應設置。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反鎖機構還包括阻擋塊,阻擋塊設于反鎖件的一端,阻擋塊用于阻擋鎖舌縮回、以使鎖舌保持伸出狀態或阻擋塊用于阻擋鎖舌伸出、以使鎖舌保持縮回狀態。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反鎖機構還包括限位球和第一限位卡簧,限位球設于反鎖件和阻擋塊之間,第一限位卡簧設于鎖架且第一限位卡簧套設于限位球的外側,反鎖件伸出或縮回時反鎖件帶動限位球克服第一限位卡簧的阻力、以使限位球通過第一限位卡簧、以對反鎖件進行限位。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還包括以下至少一項:
反鎖件的另一端設有反鎖手柄,反鎖手柄位于鎖架的外側;
解鎖機構還包括鑰匙,解鎖件的另一端設有解鎖對接部,解鎖對接部與鑰匙對接配合;
解鎖機構還包括第一復位件,第一復位件設于鎖架,第一復位件用于使解鎖件復位;解鎖機構還包括解鎖限位卡簧,解鎖限位卡簧用于對解鎖件進行限位。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執手設有兩個、并分別為第一執手和第二執手,第一執手和第二執手分別設于鎖架的相對兩側,鎖具機構還包括第一撥塊和第二撥塊,第一撥塊設于第一執手,第二撥塊設于第二執手,鎖架還設有第一伸縮槽,鎖舌還設有撥動部,轉動第一執手時第一執手帶動第一撥塊撥動鎖舌、使鎖舌沿第一伸縮槽伸出或縮回,轉動第二執手時第二執手帶動第二撥塊撥動鎖舌、使鎖舌沿第一伸縮槽伸出或縮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通巴達電氣科技有限公司;廣州通達汽車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州通巴達電氣科技有限公司;廣州通達汽車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56523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