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鈾礦綠色勘查鉆井液隨鉆處理裝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348793.4 | 申請日: | 2019-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924948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1-10 |
| 發明(設計)人: | 溫得全;邵盛元;李萬華;陳安;楊芝志;甘紅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核工業二0三研究所;四川科新機電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21/06 | 分類號: | E21B21/06 |
| 代理公司: | 11562 北京東方盛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宋平 |
| 地址: | 710000 陜西省西安市***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鉆井液 除泥 除砂 鉆井液配制 鈾礦 軟管 除砂器 收集罐 一體機 本實用新型 泵送管道 表面安裝 處理裝備 處理裝置 管道連接 排放污染 全面實施 三通閥門 無用固相 鈾礦勘查 鉆井設備 鉆井裝備 鉆探效率 攪拌器 泥漿泵 泵用 隨鉆 鉆探 埋設 連通 伸出 地下 施工 | ||
本實用新型涉及鉆井裝備領域,尤其涉及鈾礦綠色勘查鉆井液隨鉆處理裝備以及方法。處理裝置包含埋設于地下的鉆井液收集罐,鉆井液收集罐表面安裝有1#泵,1#泵伸出的管道連接除砂器,除砂器下方包含篩分罐,所述的篩分罐上包含2#泵,2#泵的泵送管道通向除砂除泥一體機,除砂除泥一體機下方為除砂除泥罐,除砂除泥罐里安裝有三通閥門和3#泵,3#泵用軟管和鉆井液配制罐連通,鉆井液配制罐上安裝有攪拌器,鉆井液配制罐通過軟管與鉆井設備泥漿泵連接。該裝備能實際解決鈾礦勘查鉆探施工中急需解決的鉆井液中無用固相嚴重影響鉆探效率和鉆井液排放污染環境的難題,實現鈾礦綠色勘查的全面實施。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鉆井裝備領域,尤其涉及鈾礦綠色勘查鉆井液隨鉆處理裝備。
背景技術
鈾礦勘查鉆探施工中鉆井液一般由分散相、分散介質及巖屑三大類物質組成。隨著鉆井液在鉆孔中的循環使用,鉆井液中無用固相含量持續升高,造成鉆井液密度增大、流變性變差、濾失量增大和含砂量增大,嚴重破壞了鉆井液的性能,以致經常發生孔內事故和降低鉆探生產效率,嚴重制約經濟效益。
鉆井液中固相物質含量過高,鉆井液比重過大會壓漏地層,鉆井液大量進入地下水層,會造成大面積污染地下水資源。鈾礦鉆探生產中鉆井液性能不達標,目前只能就地外排、掩埋。外排的廢棄鉆井液破壞土壤的酸堿度平衡,造成土地龜裂板結,造成大面環境積污染。
目前,鈾礦勘查鉆探施工中通常采取的做法是在井場上挖設鉆井液池和循環槽,鉆井液廢棄物就地排放、掩埋,這種方法存在占用土地面積大、環境污染隱患大、地貌恢復難度大的問題,因此,現有的鉆井液處理方法遠遠達不到鈾礦綠色勘查的要求和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
實用新型的目的:為了提供一種效果更好的鈾礦綠色勘查鉆井液隨鉆處理裝備,具體目的見具體實施部分的多個實質技術效果。
為了達到如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如下技術方案:
鈾礦綠色勘查鉆井液隨鉆處理裝備,其特征在于,處理裝置包含埋設于地下的鉆井液收集罐,鉆井液收集罐表面安裝有過1#泵,1#泵伸出的管道連接除砂器,除砂器下方包含篩分罐,所述的篩分罐中包含2#泵,2#泵的泵送管道通向除砂除泥一體機,除砂除泥一體機下方為除砂除泥罐,除砂除泥罐里安裝有三通閥門和3#泵,3#泵用軟管和鉆井液配制罐連通,鉆井液配制罐上安裝有攪拌器,鉆井液配制罐通過軟管與鉆井設備泥漿泵連接。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所述的鉆井液收集罐、篩分罐和除砂除泥罐中安裝有液位計。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所述的篩分罐中有一旋流管線,旋流管線包括水平主管道和異徑支管,異徑支管與主管道在水平方向上呈30°焊接,在垂直平面上呈45°焊接,當泵送的泥漿經過回流管線水平主管道時,泥漿從四個支管口噴射而出,在罐底形成旋流,以此來達到攪拌的作用。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除砂除泥一體機的液體出口還連接著泥漿配置罐。
鈾礦綠色勘查鉆井液隨鉆處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上任意一項所述的裝備,包含如下步驟,首先鉆井中使用的鉆井液從井口流出,經過泥漿收集箱上的篩網初級過濾進入泥漿收集箱,通過1#泵泵送至除砂器進行一級固控處理,巖屑經過篩網進入廢渣收集箱,鉆井液收集在篩分罐中;接著通過2#泵將篩分罐中的鉆井液泵送到除砂除泥器,進行二級固控處理,比重輕的鉆井液直接流入泥漿配制罐中,比重大的鉆井液經過篩網處理,收集于除砂除泥罐中,泥沙收集于廢渣收集箱二中;最后,通過3#泵將鉆井液泵送至鉆井液配制罐中進行性能維護和配漿,難后鉆井液經過泥漿泵泵送到鉆孔中進行循環使用;工藝包括一套小體積、高性能、易搬遷、智能化程度高的綠色環保型鉆井液隨鉆處理裝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核工業二0三研究所;四川科新機電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核工業二0三研究所;四川科新機電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34879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