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醫用游離鉗有效
| 申請號: | 201920222327.1 | 申請日: | 2019-0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966506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1-21 |
| 發明(設計)人: | 孫楠;董祎楠;丁劍橋 | 申請(專利權)人: | 遼寧省腫瘤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B17/29 | 分類號: | A61B17/29 |
| 代理公司: | 21107 沈陽亞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許宇來 |
| 地址: | 110042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游離 本實用新型 鉗頭 醫療輔助設備 結構要點 近頂端處 絲線 穿引孔 并繞 器官 貫穿 | ||
一種醫用游離鉗屬于醫療輔助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醫用游離鉗。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完成游離器官并繞線的醫用游離鉗。本實用新型包括游離鉗本體,其結構要點游離鉗本體的兩個前段鉗頭近頂端處,分別設有一個貫穿鉗頭的絲線穿引孔。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輔助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醫用游離鉗。
背景技術
單孔胸腔鏡手術目前被廣泛應用于胸部疾病的外科治療,手術切口一般僅為3-5厘米長不足2厘米寬,要求更少的器械來完成手術操作。游離器官或組織并繞線再牽拉或結扎是胸部手術常見的操作,常規是需要一把游離鉗和一把遞線鉗來完成,先用游離鉗游離目標器官或組織(如血管、支氣管、神經、分裂不全的肺裂等)形成隧道,將游離鉗留置在組織間隙隧道內并在隧道遠端出口暴露頭端,再用另一把遞線鉗將絲線線頭遞至暴露游離鉗頭端,游離鉗夾住絲線頭段沿組織間隙隧道反向將絲線牽拉出,使絲線繞過目標器官或組織,再利用絲線牽拉或結扎目標器官或組織,完成操作。因為切口空間有限、單孔胸腔鏡視野受限、目標器官或組織位置深遠、兩把手術鉗本身帶有一定弧度經常互相干擾等因素,遞線過程經常不順,嘗試多次才能完成,延長手術時間,有時為接線游離鉗不得不過度牽拉目標器官或組織,造成血管撕裂等副損傷,后果嚴重。需要更有效的手術器械或方法來解決單孔胸腔鏡手術中游離目標器官或組織并繞線需要兩把手術器械并且不順利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就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可完成游離器官并繞線的醫用游離鉗。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包括游離鉗本體,其結構要點游離鉗本體的兩個前段鉗頭近頂端處,分別設有一個貫穿鉗頭的絲線穿引孔。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本實用新型所述游離鉗本體為雙關節游離鉗本體。
作為另一種優選方案,本實用新型所述前段鉗頭為弧形鉗頭或直角鉗頭。
作為另一種優選方案,本實用新型所述游離鉗本體的兩個前段鉗頭近頂端2mm處,分別設有一個絲線穿引孔。
作為另一種優選方案,本實用新型所述穿引孔直徑為1mm。
作為另一種優選方案,本實用新型兩個絲線穿引孔的貫穿方向分別平行和垂直于兩鉗頭開合方向。
作為另一種優選方案,本實用新型所述游離鉗本體為帶有無損傷凹槽的血管鉗本體。
作為另一種優選方案,本實用新型所述平行于兩鉗頭開合方向的穿引孔內側口在無損傷凹槽內。
作為另一種優選方案,本實用新型絲線頭端穿過穿引孔3到5厘米。
其次,本實用新型絲線頭端由外向內穿過平行于兩鉗頭開合方向的穿引孔。
另外,本實用新型絲線頭端由后向前穿過垂直于兩鉗頭開合方向的穿引孔。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有效地解決了在胸壁切口空間有限的單孔胸腔鏡手術中游離器官或組織并繞線時需要兩把器械、操作不方便的問題,只用一把器械就可完成操作,節省胸壁切口空間,并簡化了操作步驟,節省了時間,降低了游離器官或組織過程中副損傷的可能,便于在有限的單孔胸腔鏡操作空間里安全快速地完成器官或組織并繞線的操作。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不僅局限于以下內容的表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3是本實用新型前段鉗頭結構示意圖。
圖4、5是本實用新型穿線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遼寧省腫瘤醫院,未經遼寧省腫瘤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2022232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張力帶固定輔助鉗
- 下一篇:一種乳腺包塊的穿刺剝離針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