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印刷回流治具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410793.3 | 申請日: | 2019-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8388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28 |
| 發明(設計)人: | 林仕強;朱文敏;萬垂銘;曾照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晶科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3/34 | 分類號: | H05K3/34 |
| 代理公司: | 廣州新諾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羅毅萍;李小林 |
| 地址: | 511458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印刷 回流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印刷回流治具,包括治具本體、底座、蓋板、和滑塊。將PCB放置在所述治具本體的容納槽內的底板上,在帶彈簧的所述滑塊帶動下,自動固定到所述容納槽的邊框。蓋上所述蓋板,所述蓋板上的定位柱作用于設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傳感器,所訴傳感器控制的推動裝置帶動所述PCB自動上升。當所述PCB觸碰所述蓋板并施加給所述蓋板一個反向的作用力,使所述傳感器停止動作。此時,所述PCB平齊于所述治具表面。本發明可同時完成四塊PCB的印刷,提高了印刷效率。除此之外,可使PCB自動平齊于治具表面,避免印刷時鋼網被夾具頂起而發生變形,定位牢固可靠并且提升了印刷質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半表面裝貼印刷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印刷回流治具。
背景技術
SMT也叫表面組裝技術,是由混合集成電路技術發展而來的新一代電子裝聯技術,以采用元器件表面貼裝技術和回流焊接技術為特點,成為電子產品制造中新一代的組裝技術。SMT 的廣泛應用,促進了電子產品的小型化、多功能化,為大批量生產、低缺陷率生產提供了條件。
然而,在SMT產線生產過程中,由于PCB與治具不在一個平面,印刷時鋼網會被夾具頂起發生變形,導致印刷效果不夠理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點與不足,提供一種印刷回流治具,實現不同厚度的PCB自動定位、平齊到治具表面的功能,定位牢固可靠,提高印刷質量。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印刷回流治具,包括治具本體和定位裝置;
所述治具本體設置有容納槽和底板,所述底板可自由地在所述容納槽內升降;所述治具本體的表面上設置有若干定位通孔;
所述定位裝置包括底座和蓋板;
所述底座放置在所述治具本體下方,所述底座設置有若干傳感器和所述傳感器控制的推動裝置,所述傳感器安裝在所述底座的表面上且對應若干所述定位通孔所處位置,所述推動裝置的活動端抵接于所述底板下方;
所述蓋板放置在所述治具本體上方,所述蓋板上對應若干所述定位通孔設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可滑動地插入設置在所述定位通孔內并壓在所述傳感器上。
作為優選,所述底板上設置有橫梁和縱梁,所述橫梁、縱梁可隨所述底板上下移動并將所述底板劃分為若干相等面積的小底板。
作為優選,所述橫梁、縱梁上成對設置有若干滑塊,所述滑塊的側面設置為貼合PCB側面的粗化紋理構造,所述滑塊和對應的所述橫梁、縱梁之間設置有將滑塊推動至所述容納槽邊框的彈簧。
作為優選,所述推動裝置包括推桿和推板,所述推桿設置在所述底座中央,所述推板安裝在所述推桿上。
作為優選,所述治具本體的側面設置有供所述底板升降移動的移動槽,所述底板邊緣設置有若干螺紋孔,緊固螺栓穿過所述移動槽與所述螺紋孔螺紋配合。
作為優選,對應每個小底板設置有一對所述滑塊,每一對所述滑塊相互呈垂直狀態設置在構成所述小底板的所述橫梁、縱梁邊緣。
作為優選,所述定位通孔設置有至少兩個。
作為優選,所述推桿為一種氣動推桿或液壓傳動推桿。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方案中,印刷回流治具能夠實現不同厚度的PCB自動平齊到治具表面,避免印刷時鋼網被夾具頂起而發生變形,定位牢固可靠,印刷質量好。
本方案中,印刷回流治具能夠同時實現四塊PCB在水平方向上自動固定到容納槽邊框,防止回流時PCB翹曲,印刷效率高,節省工作時間。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晶科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東晶科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41079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吸塵器垃圾收集桶
- 下一篇:一種風電基礎錨栓籠防水密封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