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液體冷卻的組合截面鋼管混凝土柱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036954.7 | 申請日: | 2019-10-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76149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23 |
| 發明(設計)人: | 張琨;王輝;王開強;林琦;黃雷;李迪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建三局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C3/34 | 分類號: | E04C3/34;E04G21/24;E04B1/94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漢永嘉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王丹 |
| 地址: | 430064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液體 冷卻 組合 截面 鋼管 混凝土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種液體冷卻的組合截面鋼管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液體冷卻的組合截面鋼管混凝土柱包括金屬外筒(1)及其內部同軸設置的格構芯柱(2),格構芯柱(2)、金屬外筒(1)之間夾成的柱筒間隙(3)內設置有冷卻液體(4),格構芯柱(2)的外部由上至下依次套接有多個金屬隔板(5),金屬隔板(5)的外周邊與金屬外筒(1)的內筒壁(11)相連接,所述格構芯柱(2)包括多根金屬管混凝土子柱(21),單根金屬管混凝土子柱(21)穿經金屬隔板(5)上開設的對應的單個通柱孔(52)而過。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液體冷卻的組合截面鋼管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隔板(5)包括隔板板面(51)及其上開設的通柱孔(52)、過流孔(53),所述通柱孔(52)與金屬管混凝土子柱(21)一一對應,所述過流孔(53)近金屬隔板(5)、內筒壁(11)的交接處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液體冷卻的組合截面鋼管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外筒(1)的上、下兩端分別設置有進水口(12)、出水口(13)。
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種液體冷卻的組合截面鋼管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構芯柱(2)內金屬管混凝土子柱(21)的布置形式為中心對稱圖形。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液體冷卻的組合截面鋼管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管混凝土子柱(21)的數量為五根,分別為一根中心子柱(22)與四根環繞子柱(23);所述中心子柱(22)位于格構芯柱(2)的正中部位,四根環繞子柱(23)則圍繞中心子柱(22)均勻設置。
6.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種液體冷卻的組合截面鋼管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液體冷卻的組合截面鋼管混凝土柱還包括設置于金屬外筒(1)內的多個綴材(6),綴材(6)的兩端分別與不同的金屬管混凝土子柱(21)相連接,相鄰的金屬管混凝土子柱(21)之間由上至下依次間隔的設置有多個綴材(6)。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液體冷卻的組合截面鋼管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綴材(6)的設置方向為水平方向或傾斜方向。
8.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種液體冷卻的組合截面鋼管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液體(4)的組成成分及重量份比為:100份脫氧軟化水,50份碳酸鉀,1份硝酸鉀。
9.一種權利要求6所述的液體冷卻的組合截面鋼管混凝土柱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先制作所需數量的金屬管混凝土子柱(21),再在金屬隔板(5)上開設通柱孔(52)、過流孔(53),然后將金屬管混凝土子柱(21)穿經對應的通柱孔(52)而過,再將金屬隔板(5)、金屬管混凝土子柱(21)進行相互連接,然后在金屬管混凝土子柱(21)上定位并標記綴材(6)的連接部位,再將綴材(6)、金屬管混凝土子柱(21)進行相互連接,此時,所有的金屬管混凝土子柱(21)構成格構芯柱(2),然后在金屬外筒(1)上設置進水口(12)、出水口(13),再將金屬外筒(1)根據金屬隔板(5)間距分段,然后進行金屬隔板(5)、內筒壁(11)之間的相互連接,以及金屬外筒(1)分段間的連接,連接之后,再經進水口(12)將冷卻液體(4)灌入金屬外筒(1)內,直至冷卻液體(4)注滿柱筒間隙(3),本制作方法結束。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液體冷卻的組合截面鋼管混凝土柱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管混凝土子柱(21)在制作時,需要在混凝土養護過程中對混凝土施加壓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建三局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建三局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036954.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