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資源請求方法、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726579.2 | 申請日: | 2019-08-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63610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10 |
| 發明(設計)人: | 王琦;謝于貴;蔣偉;杜歐杰;王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咪咕視訊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67/60 | 分類號: | H04L67/60;H04L41/147;H04L41/142;H04N21/239;H04N21/637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成麗杰 |
| 地址: | 201206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資源 請求 方法 電子設備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通信領域,公開了一種資源請求方法、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本發明中,統計最近的一個預設時長內資源設備對資源請求的響應結果;根據響應結果,判斷資源請求的數量是否超出資源設備的處理能力;若判斷結果為是,則預測下一個預設時長內與資源設備的處理能力相匹配的資源請求的數量;以匹配的資源請求的數量,在下一個預設時長內向資源設備發起資源請求。通過適配資源設備的處理能力,控制預設時長內的、向資源設備請求資源的資源請求數量,從而避免單位時間內大量資源請求發送至資源設備,導致擊垮資源設備,達到保護資源設備的目的。
技術領域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資源請求方法、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目前,在通信領域中,內容分發網絡(Content Delivery Network,CDN)是一種通過互聯網互相連接的計算機系統,該系統通過距離客戶端最近的服務器,向使用該客戶端的用戶提供音樂、圖片、視頻、應用程序及其他形式的數據,可保證該用戶能夠更快、更可靠地接收到所請求的數據,從而提高網絡性能、增加可擴展性以及降低成本,CDN可將服務器節點設置在多個地點,或者,在多個不同的網絡中設置多個服務器節點。
發明人發現相關技術中至少存在如下問題:當大量用戶同時訪問一個超級熱點資源(例如:世界杯的直播資源)時,由于該資源在CDN節點服務器的緩存中不存在,或,所請求訪問的資源在資源設備上已經被修改過,則CDN節點服務器會將這些用戶請求合并為一個資源請求,進行回源,即通過高速緩沖存儲器(Cache)的后端單獨啟動一個回源請求,到資源設備獲取該超級熱點資源。當資源設備響應不及時,或,CDN節點服務器到資源設備的鏈路不穩定時,會導致該Cache后端的請求無法及時得到響應,Cache后端就認為本次請求回源失敗,進而啟用反向代理策略,即將所有原先未合并的用戶請求,全部以反向代理的形式透傳給資源設備,從而使得資源設備壓力成倍增加,最終引發雪球效應,導致資源設備癱瘓,無法提供正常服務。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資源請求方法、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通過控制預設時長內的、向資源設備請求資源的資源請求數量,達到保護資源設備的目的。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資源請求方法,包括:統計最近的一個預設時長內資源設備對資源請求的響應結果;根據響應結果,判斷資源請求的數量是否超出資源設備的處理能力;若判斷結果為是,則預測下一個預設時長內與資源設備的處理能力相匹配的資源請求的數量;以匹配的資源請求的數量,在下一個預設時長內向資源設備發起資源請求。
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還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包括:至少一個處理器;以及,與至少一個處理器通信連接的存儲器;其中,存儲器存儲有可被至少一個處理器執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個處理器執行,以使至少一個處理器能夠執行上述資源請求方法。
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還提供了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存儲有計算機程序,該計算機程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上述資源請求方法。
本發明實施方式相對于現有技術而言,實時統計資源設備對資源請求的響應結果,根據該響應結果判斷目前的資源請求是否超出資源設備的處理能力,并在超出資源設備的處理能力時,預測與資源設備處理能力相匹配的資源請求數量,并以預測的資源請求數量發起資源請求,從而減小資源設備的壓力,達到保護資源設備的目的。
另外,資源請求包括:資源合并請求和資源非合并請求;根據響應結果,判斷資源請求的數量是否超出資源設備的處理能力,具體包括:根據資源合并請求的失敗次數、請求的資源以及成功響應的時間,估計資源設備的處理能力;根據估計的資源設備的處理能力,判斷資源請求的數量是否超出資源設備的處理能力。以資源合并請求的失敗次數、請求的資源以及成功響應的時間作為參數進行預估,可以相對準確地獲取到資源設備的處理能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咪咕視訊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咪咕視訊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72657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