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特定病理組織的包埋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500511.2 | 申請日: | 2019-06-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132702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16 |
| 發明(設計)人: | 胡東方;銀梅;葛亞明;王異民;唐海蓉;趙衛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科技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1N1/36 | 分類號: | G01N1/36 |
| 代理公司: | 鄭州市華翔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22 | 代理人: | 張愛軍 |
| 地址: | 453003***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包埋 病理組織 機械性損傷 鑷子 固定組織 理想部位 組織調整 組織塊 放入 夾取 蠟塊 蠟液 切片 填充 制備 傾倒 移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特定病理組織的包埋方法,首先制備帶有孔隙的蠟塊,包埋時將組織放入孔隙內,將蠟液填充孔隙進行包埋,孔隙可限制組織塊的移動并防止其傾倒,起到固定組織朝向的作用,便于使用者在切片時切到理想部位,同時可有效避免因用鑷子反復夾取組織調整其朝向時所造成的組織機械性損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病理組織處理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特定病理組織的包埋方法。
背景技術
病理組織學檢查是一種基于顯微切片制備技術的檢查方法,由于機體組織質地松軟,難以進行高效切片,且較難獲得滿足顯微鏡檢查的超薄切片,因此需要使用一些起支持作用的包埋劑,如石蠟等填充組織細胞結構后再進行切片的制作,這種切片被稱之為“石蠟切片”,就石蠟包埋來說,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將熔融的石蠟倒進包埋框中,在石蠟凝固之前用鑷子夾取經透明和浸蠟步驟處理后的組織塊放入石蠟中,并用鑷子調整組織塊的方向,以便切片時切到理想部位,調整好組織塊的方向后,讓蠟塊在室溫冷凝,或放入冷水中加速其凝固;待蠟塊凝固后拆除包埋框取出蠟塊進行后續的切片操作。在此過程中至少存在三個因素影響組織包埋的質量及效率:
其一,在調整組織塊包埋朝向時需要反復移動組織塊的位置或方向,而石蠟在室溫下很快會發生凝固,會出現未調整好組織塊朝向蠟液便已凝固的現象,造成切片不能切到理想部位;其二,即使能夠在石蠟凝固之前調整好方向,由于組織塊在熔融的石蠟中缺乏輔助支撐,也容易在蠟液凝固之前發生位置偏移或傾倒,特別是一些細小的管-腔狀組織或片狀組織;其三,在用鑷子調整組織塊位置或方向時需要反復夾取組織,會造成組織的機械性損傷,有可能會影響后續對組織病變的觀察和判定。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用于特定病理組織的包埋方法。
具體內容如下:一種用于特定病理組織的包埋方法,其特征是: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① 制作帶有孔隙的蠟塊;
② 包埋,將制作好的蠟塊放于平臺上,將擬包埋的管腔狀或片狀病理組織放入蠟塊的孔隙內,用鑷子調整病理組織的位置和角度,使病理組織中擬切片的目的區域貼近蠟塊的孔隙的底部,最后向孔隙內注滿蠟液進行組織包埋;
③待孔隙內的蠟液完全凝固后,將包埋有病理組織的蠟塊粘附在臺木上進行切片。
優選的,所述的步驟①中的蠟塊孔隙設置在蠟塊的中部。
優選的,所述的步驟①中的蠟塊孔隙的截面形狀為圓形,管-腔狀病理組織采用該種孔隙的蠟塊進行包埋。
優選的,所述的步驟①中的蠟塊孔隙的截面形狀為橢圓形或長方形,片狀病理組織采用該種孔隙的蠟塊進行包埋。
優選的,所述的步驟①中的蠟塊的孔隙的成型方法采用模具成型。
優選的,所述的步驟①中蠟塊的孔隙的成型方法采用鉆孔或沖孔成型法成型。
本發明的有益技術效果: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特定病理組織的包埋方法,首先制備出帶有孔隙的蠟塊,包埋時將病理組織放入孔隙內,再用蠟液填充孔隙進行包埋,該方法中的蠟塊孔隙可限制組織的移動并防止其傾倒,起到固定組織朝向的作用,便于使用者在切片時切到理想部位,孔隙的存在可以有效控制組織塊包埋時的朝向,避免用鑷子反復夾取組織,如此也避免了鑷子所造成的組織損傷而影響切片病變的觀察和判定。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一中制作蠟塊的模具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中模芯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1中模框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科技學院,未經河南科技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50051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