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電化學識別色氨酸對映體的殼聚糖/脫氧核糖核酸修飾電極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361752.3 | 申請日: | 2019-04-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975379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05 |
| 發明(設計)人: | 孫一新;何家輝;張嶸;盛揚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7/327 | 分類號: | G01N27/327;G01N27/30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諾創信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朱麗莎 |
| 地址: | 213164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殼聚糖 脫氧核糖核酸修飾 電極 對映體 色氨酸 制備 電化學識別 修飾電極 脫氧核糖核酸溶液 制備過程 修飾 環保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電化學識別色氨酸對映體的殼聚糖/脫氧核糖核酸修飾電極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先制備得殼聚糖修飾電極,再將殼聚糖修飾電極置于脫氧核糖核酸溶液中進一步修飾,制備得殼聚糖/脫氧核糖核酸修飾電極,用于電化學識別色氨酸對映體。本發明的效果為:殼聚糖/脫氧核糖核酸修飾電極的制備過程簡單,環保,成本低且該修飾電極對色氨酸對映體具有明顯的識別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電化學識別色氨酸對映體的殼聚糖/脫氧核糖核酸修飾電極的制備方法,屬于電化學分析和生物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生命系統中大多數氨基酸都具有對映選擇性。不同構型的手性分子在毒性、生物化學活性、傳輸和代謝機理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因此,手性識別一直是化學和生物學研究的熱點。現有一些光譜分析法存在著靈敏度低,操作復雜,分析成本高等不足,所以尋找一種有著良好前景的分析方法是至關重要的。電化學分析方法具有靈敏度高、響應時間快、操作簡便,并且可以通過調控修飾電極的手性界面達到區分不同氨基酸對映體等優點,因此基于手性識別的電化學檢測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
發明內容
在本發明中,利用殼聚糖和脫氧核糖核酸的氫鍵作用,將殼聚糖和脫氧核糖核酸在玻碳電極上自組裝成膜,從而將層層自組裝與電化學技術結合。殼聚糖是一種具有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擁有手性環境的天然多糖,而脫氧核糖核酸本身也具有固有的手性結構,將二者結合作為手性氨基酸的識別材料。
一種用于電化學識別色氨酸對映體的殼聚糖/脫氧核糖核酸修飾電極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制備殼聚糖修飾電極:配制殼聚糖溶液,將玻碳電極浸入殼聚糖溶液中,浸泡一定時間,得到殼聚糖修飾電極;
b、制備殼聚糖/脫氧核糖核酸修飾電極:配制脫氧核糖核酸溶液,將殼聚糖修飾電極用水清洗后浸入脫氧核糖核酸溶液中一定時間,取出室溫晾干,得到殼聚糖/脫氧核糖核酸修飾電極;
c、電化學識別色氨酸對映體:殼聚糖/脫氧核糖核酸修飾電極為工作電極,Ag/AgCl電極為參比電極,鉑絲電極為對電極,將該三電極體系同時浸入配制的L-/D-色氨酸溶液中(L-色氨酸或D-色氨酸溶液中),孵育一定時間后,使用脈沖伏安法進行測試測試。
進一步,步驟a中殼聚糖濃度為1~3mg/mL,浸泡時間為20~60min。
進一步,步驟b中脫氧核糖核酸的濃度為1~3mg/mL,浸泡時間為10~30min。
進一步,步驟c中L-/D-色氨酸溶液的濃度均為0.05~0.8mM,掃描電位為0.4~1V,孵育時間為1~15min。
本發明取得的有益效果為:
本發明將殼聚糖和脫氧核糖核酸在玻碳電極上自組裝成膜作為手性氨基酸的識別材料,該復合膜材料修飾電極與單一殼聚糖或脫氧核糖核酸修飾電極相比,色氨酸對映體的識別效果明顯提高,并且該制備方法廉價,環保,簡單。
附圖說明
圖1為殼聚糖/脫氧核糖核酸復合膜的掃描電鏡圖。
圖2為裸玻碳電極對L-/D-色氨酸對映體識別的DPV圖。
圖3為殼聚糖修飾玻碳電極對L-/D-色氨酸對映體識別的DPV圖。
圖4為脫氧核糖核酸修飾玻碳電極對L-/D-色氨酸對映體識別的DPV圖。
圖5為殼聚糖/脫氧核糖核酸修飾玻碳電極對L-/D-色氨酸對映體識別的DPV圖。
圖6為殼聚糖/脫氧核糖核酸修飾玻碳電極測量混合溶液中不同L-色氨酸含量與電流的關系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大學,未經常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6175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