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高均勻光學玻璃生產攪拌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361205.5 | 申請日: | 2019-04-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104938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09 |
| 發明(設計)人: | 張小建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北新華光信息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3B5/187 | 分類號: | C03B5/187;C03B5/225 |
| 代理公司: | 襄陽嘉琛知識產權事務所 42217 | 代理人: | 嚴崇姚 |
| 地址: | 441057 ***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學玻璃 攪拌器 攪拌裝置 通氣管 攪拌葉桿 減速機 攪拌桿 鼓泡 均化 變頻電機驅動 攪拌器轉速 變頻電機 玻璃粘度 旋轉過程 控制器 出氣 變頻器 出氣孔 傳動軸 均化池 均化室 通氣量 無死角 中空 生產 通氣 貫通 玻璃 運轉 | ||
本發明的名稱為一種用于高均勻光學玻璃生產攪拌裝置,屬于光學玻璃技術領域。該攪拌裝置用于高溫均化池。它的主要特征是:包括攪拌器、傳動軸、控制器、減速機、變頻器和變頻電機;所述攪拌器包括中空、相互貫通的攪拌桿和攪拌葉桿,攪拌葉桿上設有出氣孔;還包括通氣管,通氣管與攪拌桿連接。減速機由變頻電機驅動運轉,攪拌器設有通氣管和出氣(鼓泡)孔,在攪拌器旋轉過程中不斷地進行通氣鼓泡。攪拌器轉速和通氣量根據玻璃粘度自動調節。通過該發明裝置,提高均化室玻璃均化效率,實現無死角攪拌均化,以較低的成本,實現高均勻光學玻璃生產。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光學玻璃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高均勻光學玻璃生產攪拌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高清成像技術發展,對成像系統中使用的光學玻璃質量要求越來越高,不僅氣泡異物要求提高,對玻璃的光學均勻性和一致性要求也大幅提高。光學玻璃的光學均勻性和一致性在于兩個方面進行保障:熔制均勻性和精密退火均勻性。熔制均勻性是決定性因素。
光學成像系統由多種形狀和多種光學性質玻璃組合而成,決定了光學玻璃生產使用的特殊性:多品種。小批量。為了便于生產過程品種切換因此熔制設備不可能太大。否則造成大量切換品種損失。但要得到高均勻性方法一是延長熔制時間、二是提高均化效率。延長熔制時間不僅增加熔制成本,而且對透過率有較大的負面影響。所以提高均化效率是首選方法。目前提高均化效率的方法有鼓泡和攪拌兩種方法。鼓泡多用于熔化池,攪拌均化多用于均化池。由于均化池較大,單純攪拌無法消除滯留死角。同時各種牌號玻璃熔制粘度差異較大,為了達到均化效果,不同牌號需要不同的攪拌轉速。
專利申請號201410456835.8和專利申請號201510659766.5涉及的攪拌裝置,主要用于工作堝,由于工作堝較小,該類攪拌裝置對條紋消除有較好效果,但對光學穩定性效果差。專利申請號201810319025.6涉及的攪拌裝置一是材質不能滿足高品質光學玻璃需求,二是不能很好消除攪拌死角,達不到高效均化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用于高均勻光學玻璃生產攪拌裝置,該攪拌裝置用于高溫均化池,通過該發明裝置,提高均化室玻璃均化效率,實現無死角攪拌均化,以較低的成本,實現高均勻光學玻璃生產。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用于高均勻光學玻璃生產攪拌裝置,包括攪拌器、傳動軸、控制器、減速機、變頻器和變頻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器包括中空、相互貫通的攪拌桿和攪拌葉桿,攪拌葉桿上設有出氣孔;還包括通氣管,通氣管與攪拌桿連接,通入潔凈的壓縮空氣、氮氣、氧氣等,無色光學玻璃生產首選氧氣;減速機由變頻電機驅動運轉。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中所述的攪拌葉桿包括連接在攪拌桿底端的下攪拌葉桿、連接在攪拌桿底端上方的上攪拌葉桿、以及連接在攪拌桿與上攪拌葉桿和下攪拌葉桿之間的斜攪拌葉桿;攪拌葉桿上均勻分布出氣孔,下攪拌葉桿的外端設有徑向的出氣孔。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中所述的攪拌桿、通氣管和攪拌葉桿均使用耐高溫侵蝕的鉑或鉑合金材料制作的管材。優選攪拌桿和攪拌葉桿采用鉑金鋯彌散材料。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中所述的下攪拌葉桿橫向寬度較均化池最小尺寸小200~300mm,距池底30~50mm。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中所述的攪拌器的攪拌葉桿整體形狀可以是三角形,矩形或下大上小的梯形。本發明優選三角形,高效,節約鉑金占用量,降低成本。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中所述的通氣管內徑10mm,壁厚0.5~1mm;攪拌桿外徑30~40mm,壁厚2~3mm;攪拌葉桿外徑10~15mm,壁厚1.5~2.5mm。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中所述的下攪拌葉桿與斜攪拌葉桿和上攪拌葉桿之間的連接端部具有出氣孔;下攪拌葉桿橫向寬度較均化池最小尺寸小200~300mm,距池底30~50mm;所述出氣孔孔徑為1~2mm,間隔100~200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北新華光信息材料有限公司,未經湖北新華光信息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6120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