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吸油性納米纖維氣凝膠的制備方法及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361019.1 | 申請日: | 2019-04-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079876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02 |
| 發明(設計)人: | 魏凱;姚明;顧婧;朱孟林;何麗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D01D5/00 | 分類號: | D01D5/00;D01D1/02;D01D5/088;D01D10/06;D01F8/10;D01F8/16 |
| 代理公司: | 蘇州翔遠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陸金星 |
| 地址: | 215000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納米纖維 氣凝膠 制備 吸油性 靜電紡絲纖維 三維結構 室溫攪拌 紡絲液 疏水性聚合物 干法紡絲 靜電紡絲 有機溶劑 聚氨酯 孔隙率 親油性 纖維膜 油吸附 廢油 濕法 疏水 吸附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吸油性納米纖維氣凝膠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疏水性聚合物溶于有機溶劑中,室溫攪拌后得到溶液A;(2)將聚氨酯加入所述溶液A中,室溫攪拌后獲得紡絲液,將所述紡絲液進行濕法靜電紡絲處理,得到靜電紡絲纖維;(3)將所述靜電紡絲纖維經過冷凍干燥,得到直徑范圍為100nm?10μm的三維結構的納米纖維氣凝膠。上述制備的一種高吸油性納米纖維氣凝膠可應用于油吸附中。與干法紡絲制備的纖維膜相比,本發明制備的三維結構納米纖維氣凝膠的孔隙率大,疏水?親油性能好,該方法簡單方便,能廣泛用于廢油吸附領域中。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高聚物材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吸油性納米纖維氣凝膠的 制備方法及應用。
背景技術
常見的有機型吸油材料和無機型吸油材料多存在吸附效率低、易造成二 次污染、成本高等缺陷。如何有效治理餐飲廢油是許多機構的研究重點, 經過長時間的努力,現有的主要的溢油治理措施主要有以下三種,物理法(圍 油欄、吸油氈、撇油器等),化學法(消油劑、凝油劑等)和生物方法(投 放噬油微生物或營養鹽等促進分解)。化學法和生物法,處理成本高,過程 復雜,很少使用。而物理吸附的方法操作簡單,成本低廉,是現在處理餐飲廢油的主要方法。物理吸附包括活性炭吸附劑、煤類吸附劑、膨脹石墨吸附 劑以及沸石,具有吸附能力高、吸附量多、成本低廉等優異性能。但是以上 吸附劑存在著再生困難,可漂浮性差等缺點,無法循環使用。纖維作為物理 吸附劑的一種,不僅具有以上吸附劑的優點,同時具有可漂浮性優良和一定 的保油性能,有利于吸附廢油的回收。與傳統紡絲相比,利用靜電紡絲法制 備的纖維膜,具有高比表面積、小直徑,成本低廉,制備簡單的優點。但該 方法制備的材料為二維多孔結構,其孔隙率較低。
高聚物中,聚丙烯(PP)無紡布具有高孔隙率、優良的親油-疏水性能 和可漂浮性,好的擴展能力以及耐酸堿作用,從而能廣泛的應用于餐飲廢油 的處理中。但聚丙烯(PP)無紡布疏水性強,僅適用于吸附漂浮在水面的油 污,并且在一定壓力作用下,可能會出現漏油,同時,由于纖維毛細管吸附 作用有限,造成油吸附量小。
研究表明聚苯乙烯纖維膜的吸油性能優于聚丙烯(PP)無紡布,聚苯乙 烯作為一種熱塑性樹脂,其價格低廉且易加工成型,同時具有很好的疏水- 親油性能。由于聚氨酯的結構中有氨基甲酸酯基團,因此,具有一定的親水 性,通過在聚苯乙烯紡絲液中添加聚氨酯,增加其親水性,并提高機械性能, 利用靜電紡絲,制備具有三維結構的聚苯乙烯納米纖維氣凝膠。三維結構的 聚苯乙烯納米纖維氣凝膠,具有更高的孔隙率和吸油性能,并且易于回收和 循環使用,安全環保。
此外,現在文獻中報道的凝油劑能夠有效凝油的方法一般是將凝油劑與 油品混合,采用加熱溶解-室溫冷卻方法或者在凝油劑與油品的混合物中加 入助溶劑再促進膠凝,這對于實際應用存在一定的困難。
因此,針對上述問題,有必要提出進一步的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高吸油性納米纖維氣凝膠的制備方法,解決上述 問題。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高吸油性納米纖維氣凝膠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疏水性聚合物溶于有機溶劑中,室溫攪拌后得到溶液A;
(2)將聚氨酯加入所述溶液A中,室溫攪拌后獲得紡絲液,將所述紡絲 液進行濕法靜電紡絲處理,得到靜電紡絲纖維;
(3)將所述靜電紡絲纖維經過冷凍干燥,得到三維結構的納米纖維氣凝 膠。
進一步的,步驟(1)中所述疏水性聚合物為聚苯乙烯,所述聚苯乙烯溶 于有機溶劑的質量百分比濃度為15-20%,所述有機溶劑選自氯苯、氯仿、 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乙酸乙酯、四氫呋喃中的任意一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大學,未經蘇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6101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