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定量檢測核酸的方法及表面等離子共振生物傳感器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291243.8 | 申請日: | 2019-04-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129418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16 |
| 發明(設計)人: | 李亮;金蕪軍;安娜;宛煜嵩;劉衛曉;鄭子繁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12Q1/6825 | 分類號: | C12Q1/6825;C12M1/34;G01N21/5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創嘉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王浩然 |
| 地址: | 100081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核酸 定量檢測 分析物 表面等離子共振生物傳感器 再生 實時熒光定量PCR 表面等離子共振 特異性定量 表面探針 實時監控 特異性強 芯片表面 樣品分析 重復利用 靈敏度 擴散性 中芯片 傳感器 標樣 解離 探針 耗時 芯片 檢測 平衡 | ||
本公開涉及一種定量檢測核酸的方法及表面等離子共振生物傳感器。本公開的無標樣定量檢測核酸的方法基于表面等離子共振原理和分析物的擴散性與分析物絕對濃度之間的關系,實現了特異性定量檢測核酸,克服了傳統實時熒光定量PCR方法的耗時長、費用高、不能絕對定量且不可再生、不能實時監控的缺點,具有靈敏度高、特異性強、無需標記及可絕對定量等優點。整個樣品分析過程包括結合、平衡/解離、再生三個過程,其中芯片的再生即分析物離開芯片表面探針的過程,該過程中芯片表面探針活性和結構不受影響,因此可實現傳感器的重復利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物技術產品分析測試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定量檢測核酸的方法及表面等離子共振生物傳感器。
背景技術
核酸測量方法的準確度(包括正確度和精密度)是現代分析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研究面臨的重要挑戰之一。建立核酸含量的準確測量方法,實現核酸定量結果的準確和溯源是生物分析研究的重點之一。
目前,核酸定量檢測主要包括兩種方法:一種是實時熒光定量PCR(Real-timePCR)方法,該方法反應時間較長、實驗程序復雜、且需要利用標準品制作實驗用標準曲線;另一種則是數字PCR(ddPCR)方法,該方法雖為無需制作標準曲線的絕對定量方法,但實驗成本較高,而且反應中所需的試劑、耗材均為一次性使用,不可再生。
發明內容
本公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既能實現無需標準曲線的絕對定量,又可再生的生物傳感器及定量檢測核酸的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公開第一方面提供一種定量檢測核酸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根據目標核酸的基因序列選取與所述目標核酸互補的單鏈DNA備選探針;
S2,將所述備選探針以第一偶聯量偶聯于表面等離子共振生物傳感器的傳感芯片表面;
S3,將含有已知濃度的所述目標核酸的溶液流經所述傳感芯片并檢測RU值響應信號,根據所述RU值響應信號計算得到質量控制參數QCratio;
S4,當QCratio不滿足可靠性條件時,
改變所述備選探針的第一偶聯量后再次進行步驟S3,并再次驗證得到的QCratio是否滿足所述可靠性條件;和/或
重新選取與所述目標核酸互補的單鏈DNA備選探針后再次進行步驟S2和S3,并再次驗證得到的QCratio是否滿足所述可靠性條件;
其中,所述第一偶聯量為800~1200RU;
所述可靠性條件包括:QCratio≥0.2;
S5,重復步驟S4直至QCratio滿足所述可靠性條件;
S6,當QCratio滿足所述可靠性條件時,所述備選探針作為檢測探針以第二偶聯量偶聯于所述傳感芯片表面;將含有待測物的待測液流經所述傳感芯片并檢測待測液的RU值響應信號;若未產生RU值響應信號,則所述待測物中不含有所述目標核酸;若產生RU值響應信號,則所述待測物中含有所述目標核酸,根據所述待測液的RU值響應信號計算得到所述待測液中的所述目標核酸的濃度,其中,所述第二偶聯量為1400~2000RU。
可選地,所述傳感芯片表面結合有鏈霉親和素;所述備選探針的5’端標記有生物素,所述備選探針的長度為23~30bp。
可選地,所述偶聯包括如下步驟:將含有所述備選探針的偶聯溶液流經所述芯片,使所述備選探針與所述芯片表面結合,得到所述表面等離子共振生物傳感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未經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29124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