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測定疲勞裂紋擴展速率的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084927.0 | 申請日: | 2019-0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58039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23 |
| 發明(設計)人: | 岑耀東;陳林;包喜榮;郭瑞華;張建飛;周慶飛;崔健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內蒙古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32 | 分類號: | G01N3/32;G01N3/02;G01N1/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師事務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海燕 |
| 地址: | 014000 內蒙*** | 國省代碼: | 內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測定 疲勞 裂紋 擴展 速率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測定疲勞裂紋擴展速率的方法及裝置,將C(T)試樣的開口端一側位置部分延長,伸出端部分為菜刀狀,伸出端最下面部分與預制裂紋在同一平面上,伸出端底部支架上設置兩個高精度位移傳感器,在疲勞裂紋實驗過程中的任意開口度最大時刻,伸出端下面與裂紋尖端A成為一個直角三角形△ACC2,位移傳感器的測試點與水平線也可以形成一個三角形△B1C1C2,對于△ACC2和△B1C1C2符合相似三角形關系,通過位移傳感器時刻記錄伸出端的位移數據,再通過相似三角形即可算的裂紋的增長量,與目前測定C(T)試樣疲勞裂紋擴展速率的方法主要為CCD相機攝像位移或采用引伸計記錄位移相比,實驗結果精度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光工程材料和疲勞斷裂力學研究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測定疲勞裂紋擴展速率的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在材料疲勞裂紋擴展試驗中,常使用目測法測量裂紋長度或者測定試樣疲勞裂紋的擴展速率,疲勞裂紋擴展速率指交變應力每循環一次裂紋長度的增加量,也是C(T)試樣在疲勞載荷作用下,裂紋長度a隨循環周次N的變化率,指通常用da/dN表示,式中a為裂紋長度,N為應力循環次數,dN表示交變應力單位循環,da/dN對于估算裂紋體疲勞壽命有重要作用。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6398-2017中《金屬材料疲勞試驗疲勞裂紋擴展方法》第3節“術語和定義”的規定,裂紋長度a表示從參考平面到裂紋尖端的主平面尺寸的線性量度,循環N表示循環性重復作用的力、應力等最小的時間段,也用于表示經歷的循環次數,疲勞裂紋擴展速率da/dN表示單位循環對應的疲勞裂紋長度的擴展量。因此,對于本發明中提到的各項名詞,如有理解困難之處,均以上述國家標準為準。
目前測定C(T)試樣疲勞裂紋擴展速率的方法主要為CCD相機攝像位移或采用引伸計記錄位移,也有部分試驗人員每隔一定時間暫停試驗機,用游標卡尺測量裂紋長度,但這些方法都存在計算復雜或精度不準的問題,且裂紋長度不便觀察、誤差可能性大;而使用柔度法測量裂紋長度,多用夾式引伸計檢測裂紋張開位移,其使用時與試件直接接觸,加持位置的錯動,試驗件的震動,會影響標定精度;依據圖像處理技術隨之產生的非接觸式視頻引伸計,能夠實現在與試件不接觸條件下采集裂紋張開位移信息,但存在未能實時采集動態裂紋張開位移數據的不足。
發明內容
為了避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測定疲勞裂紋擴展速率的方法及裝置。
技術方案
一種測定疲勞裂紋擴展速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如下:
步驟1、C型試樣的制備:在C型試樣的兩端分別開設加載固定孔,并在C型試樣的中部開設預制裂紋,同時在C型試樣的開口端一側設置伸出端,且伸出端為菜刀狀,伸出端最下面部分與預制裂紋在同一平面上;
步驟2、將制備的C型試樣固定在加載裝置上;
步驟3、在靜載條件下,記錄下初始位置數據,包括兩個位移傳感器與預制裂紋水平面的垂直距離b,第一位移傳感器與第二位移傳感器的水平距離L1,E點與第二位移傳感器的水平距離L,第一位移傳感器與伸出端最下面的交叉點記為B,第二位移傳感器與伸出端最下面的交叉點記為C;
步驟4、啟動加載裝置,對C型試樣進行循環加載,循環周次記作N,兩個位移傳感器時刻記錄伸出端的相應位移,同時記錄以下數據并輸送至計算機系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內蒙古科技大學,未經內蒙古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08492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