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線圈部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080271.5 | 申請日: | 2019-0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09803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30 |
| 發明(設計)人: | 加藤一;岡本悟;加藤昌弘;吉野真;飛田和哉;志賀悠人;數田洋一;濱地紀彰 | 申請(專利權)人: | TDK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1F27/28 | 分類號: | H01F27/28;H01F27/29;H01F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楊琦;黃浩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線圈 部件 | ||
本發明涉及線圈部件。層疊線圈部件(1)包括素體(2)、配置于素體(2)內的線圈(8)和第一外部電極(4)及第二外部電極(5),從一對側面(2e、2f)的相對方向觀察,線圈(8)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第一區域(A1)和第二區域(A2),從一對側面(2e、2f)的相對方向觀察,線圈(8)并未配置在第三區域(A3)和第四區域(A4)。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線圈部件。
背景技術
作為現有的線圈部件,已知例如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7-5087號公報)中記載的線圈部件。專利文獻1中記載的線圈部件包括:具有彼此對的一對端面、互相相對的一對主面和互相相對的一對側面的素體;配置于素體內的線圈;和分別配置于素體的一對端面側的一對外部電極。在專利文獻1中記載的線圈部件中,線圈的線圈軸沿一對側面的相對方向延伸。
發明內容
線圈部件在其安裝于電路板等的情況下,當在素體發生彎曲時,可能在素體產生裂縫。線圈部件在其發生了彎曲的情況下,應力容易集中在配置于安裝面(一主面)的外部電極的緣。因此,素體上的裂縫可能以外部電極的緣為起點向端面產生。如現有的線圈部件,在線圈與配置于安裝面的外部電極電連接的構成中,在可能產生裂縫的區域配置有線圈,因此當素體產生裂縫時線圈可能發生斷線。因此,現有的線圈部件存在可靠性降低的可能性。
本發明的一側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提高可靠性的線圈部件。
本發明的一側面的線圈部件包括:素體,其具有互相相對的一對端面、互相相對的一對主面和互相相對的一對側面,一主面為安裝面;配置于素體內的線圈;和分別配置于素體的一對端面側的第一外部電極和第二外部電極,第一外部電極和第二外部電極各自具有配置于端面的第一部分、配置于一主面的第二部分和配置于另一主面的第三部分,線圈的線圈軸沿一對側面的相對方向延伸,線圈的一端部與第一外部電極由第一連接部電連接,線圈的另一端部與第二外部電極由第二連接部電連接,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各自配置于比一對主面的相對方向的中心靠近與安裝面相對的另一主面側,從一對側面的相對方向觀察,線圈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由第一直線、通過中心且沿一對端面的相對方向延伸的中心線、一端面及另一主面劃分的第一區域和由第二直線、中心線、另一端面及另一主面劃分的第二區域,其中第一直線連結第一外部電極的第二部分的緣和一主面的第一接點與第三部分的緣和另一主面的第二接點,第二直線連結第二外部電極的第二部分的緣和一主面的第三接點與第三部分的緣和另一主面的第四接點,從一對側面的相對方向觀察,線圈并未配置于由第三直線、一端面及一主面劃分的第三區域和由第四直線、另一端面和一主面劃分的第四區域,其中第三直線連結第一接點與中心線和一端面的第一交點,第四直線連結第三接點與中心線和另一端面的第二交點。
在本發明的一側面的線圈部件中,線圈未配置在第三區域和第四區域。在以第一外部電極和第二外部電極的第二部分的緣為起點在素體產生了裂縫的情況下,第三區域和第四區域是可能產生裂縫的區域。在線圈部件中,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配置于比一對主面的相對方向的中心靠近與安裝面相對的另一主面側,并且線圈未配置在第三區域和第四區域,因此即使在以第一外部電極和第二外部電極的第二部分的緣為起點產生了裂縫的情況下,也能夠避免在第一連接部、第二連接部和線圈產生斷線的情況。因此,在線圈部件中,即使在素體產生了裂縫的情況下,也不會影響特性。其結果,在線圈部件中,能夠提高可靠性。另外,在線圈部件中,線圈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如此,在線圈部件中,通過將線圈配置在不產生裂縫的區域,能夠確保線圈的徑(長度)。因此,在線圈部件中,能夠提高線圈特性(Q值)。
在一實施方式中,可以為從一對側面的相對方向觀察,線圈的內緣的至少一部分別配置于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的各自中。在該構成中,由于線圈的內緣分別位于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各自中,因此能夠進一步確保線圈的徑。因此,線圈部件中,能夠提高線圈特性。
在一實施方式中,可以為第一外部電極和第二外部電極各自包括配置于一側面的第四部分和配置于另一側面的第五部分。在該構成中,能夠提高第一外部電極和第二外部電極的剛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TDK株式會社,未經TDK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08027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