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提高激光打孔深度的裝置及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040482.6 | 申請日: | 2019-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702326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03 |
| 發明(設計)人: | 夏凱波;任乃飛;石春輝;李濤;田佳男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3K26/064 | 分類號: | B23K26/064;B23K26/382;B23K26/7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2013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可變焦透鏡 聲光 激光打孔 加工平臺 控制器 夾具 激光微孔加工 激光控制器 雙聚焦透鏡 毫米量級 聚焦光束 快速變焦 激光器 打孔 分色鏡 聚焦鏡 擴束器 熱影響 焦點 減小 雙焦 微孔 打通 聚焦 計算機 | ||
1.一種提高激光打孔深度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工平臺(1)、夾具(2)、工件(3)、雙聚焦透鏡(4)、聲光可變焦透鏡(5)、擴束器(7)、激光器(8)、激光控制器(9)、聲光可變焦透鏡控制器(10)、計算機(11)和加工平臺控制器(12);
從上至下依次設置有聲光可變焦透鏡(5)、雙聚焦透鏡(4)和工件(3);所述工件(3)固定在夾具(2)上,所述夾具(2)的安裝固定在加工平臺(1)上;
所述激光器(8)、擴束器(7)依次位于同一光路上;所述激光控制器(9)的一端與激光器(8)電連接,另一端與計算機(11)電連接;
所述加工平臺控制器(12)的一端與加工平臺(1)電連接,另一端與計算機(11)電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提高激光打孔深度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分色鏡(6)設置在聲光可變焦透鏡(5)上方位置,所述分色鏡(6)與水平方向呈45°設置;分色鏡(6)上方設置有CCD相機(13);所述激光器(8)發射的激光依次通過擴束器(7)、分色鏡(6)、聲光可變焦透鏡(5)和雙焦聚焦鏡(4)作用在工件(3)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提高激光打孔深度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色鏡(6)僅對激光器(8)發出的激光進行全反射,而對其它波長的光可透。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提高激光打孔深度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聲光可變焦透鏡(5)為聲光控制。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提高激光打孔深度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雙聚焦透鏡(4)包括外部曲面與中間曲面,且外部曲面包裹住中間曲面;其中,中間曲面的焦距大于外部曲面焦距。
6.一種利用權利要求1所述提高激光打孔深度的裝置的打孔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雙焦聚焦鏡(4)對光束進行聚焦,使聚焦光束獲得兩個焦點,并借助聲光可變焦透鏡(5)連續快速變焦能力實現兩個焦點在垂直方向上的快速往復移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S1、將處理好的工件(3)固定在夾具(2)上,夾具(2)固定在加工平臺(1)上;
S2、在CCD相機(13)監測下,利用加工平臺控制器控制加工平臺(1),調整工件(3)的位置進行對刀,并通過計算機(11)記錄好對刀位置;
S3、通過激光控制器(9)設定激光器(8)輸出用于激光加工的激光束的輸出參數;
S4、通過聲光可變焦透鏡控制器(10)設定聲光可變焦透鏡(5)的工作參數;
S5、通過計算機(11)設定好所有加工位置,并將工件(3)移動到初始加工位置;
S6、同時打開激光器(8)和聲光可變焦透鏡(5)對工件(3)進行加工,在工件(3)加工區域形成小孔;
S7、小孔加工結束后,先關閉激光器(8),隨后關閉聲光可變焦透鏡(5);
S8、利用計算機(11)控制加工平臺控制器(12)將加工平臺(1)移動到下一個加工位置;
S9、重復以上步驟S6~S8,對工件(3)下一個位置進行加工,直至所有孔加工完畢。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提高激光打孔深度的裝置的打孔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中的對刀方式為將雙焦聚焦鏡(4)的上焦點聚焦到工件(3)上,并將此位置設定為Z方向0點。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提高激光打孔深度的裝置的打孔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4通過聲光可變焦透鏡控制器(10)設定聲光可變焦透鏡(5)的工作參數,設定的工作參數主要包括聲光可變焦透鏡(5)焦點軸向沿Z軸方向往復移動距離,往復移動頻率。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提高激光打孔深度的裝置的打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8)為連續激光器或脈沖激光器。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提高激光打孔深度的裝置的打孔方法,其特征在于,當激光器(8)為脈沖激光器時,激光脈沖重復頻率大于聲光可變焦透鏡(5)的往復移動頻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大學,未經江蘇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040482.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動態調節脈沖能量與時間間隔的激光加工方法
- 下一篇:激光加工方法及其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