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66kV串補平臺測控通信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2034772.3 | 申請日: | 2018-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281388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20 |
| 發明(設計)人: | 張雷;甄偉;劉樹楓;賈有智;吳鋼;王浩;張國彥;趙旭;高燕龍;汪廷浩;王立偉;李聰革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內蒙古東部電力有限公司赤峰供電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四方華能電網控制系統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3/40 | 分類號: | G06F13/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濟緯天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陸薇薇 |
| 地址: | 024000 內蒙*** | 國省代碼: | 內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平臺測控 串并聯轉換器 通信裝置 信號數據 模數信號轉換 本實用新型 電壓互感器 串聯式 轉換 數據處理單元 以太網傳輸 并聯數據 測控裝置 多路數據 高壓配電 依次連接 并聯式 同步性 并聯 打包 串聯 后臺 采集 傳輸 輸出 通信 保證 | ||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66kV串補平臺測控通信裝置,包括依次連接的電流/電壓互感器、模數信號轉換單元、FPGA及串并聯轉換器。通過所述電流/電壓互感器和模數信號轉換單元采集轉換的并聯式信號數據經數據處理單元處理后,再經串并聯轉換器轉換為串聯式信號數據,串并聯轉換器輸出所述串聯式信號數據至測控裝置后臺。前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66kV串補平臺測控通信裝置,無需并聯數據先打包后再經過以太網傳輸,而是先在本地對多路數據進行并聯至串聯的轉換后再進行傳輸,極大的保證了數據的同步性,減少了工作的繁雜程度,是高壓配電串補平臺測控通信方法技術上的一大提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高壓配電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66kV串補平臺測控通信裝置。
背景技術
66kV配電網作為在配電網中的主網,負責接受高壓電源提供的電能,向低壓電網分配電力,直接向大用戶供電,在城市配電網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在66kV配電網為代表的遠距離、大容量輸電系統中,隨著輸電距離的增加,其輸送能力受到越來越多的限制,而交流輸電系統的串聯電容器補償技術(簡稱串補技術)是解決這個問題、提高送電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非常大的經濟價值。目前在世界各國電力系統中獲得了廣泛的應用。串補技術是將電力電容器串聯于交流輸電系統中,補償交流輸電線路的部分感性阻抗,從而達到增加線路輸送容量、提高系統穩定性、降低網損、節約投資等目的。
目前,串補技術所用串補裝置中的控制保護系統均采用了一體化設計思想,將控制和保護在同一套裝置內實現,如圖1所示為典型的三相串補裝置,A、B、C分別為一相,來自各平臺的信號數據經傳輸線傳入保護裝置,該保護裝置即集成了測控功能。保護裝置的內部數據傳輸方式通常如圖2所示,UA、UB、UC、IA、IB、IC六類信號分別來自A、B、C三相平臺,分三路并聯輸入,輸入的信號先經過多路采樣保持(圖中未示出),再經過電流/電壓互感器(CT/PT)11以及模數信號轉換單元(A/D)12,再將信號數據經總線先傳入中央處理器(CPU)13進行打包處理,多路數據傳輸至測控裝置的過程中需保證傳輸的同步性,再將CPU處理后的打包數據傳輸給遠端。
由于三相串補裝置分布在三相平臺中,在測控過程中需要分別由三條傳輸線路將并聯的六類測控數據傳輸到測控裝置后臺,現有技術的裝置中,該傳輸過程采用遠端傳輸方式實現,無法完全保證三相數據的同步,增加了串補平臺測控的通信難度。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是現有串補技術中測控過程三相信號遠端傳輸難以保證數據同步的問題,提供一種66kV串補平臺測控通信裝置,可保證三相的多類信號數據傳輸同步,使測控過程中的數據遠端傳輸變為近端傳輸。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一種66kV串補平臺測控通信裝置,將采集自三相串聯補償平臺的并聯式信號數據先轉換為串聯式數據后,再傳輸至測控裝置后臺。所述66kV串補平臺測控通信裝置,包括電流/電壓互感器和模數信號轉換單元,所述電流/電壓互感器輸出端連接所述模數信號轉換單元,來自三相串聯補償平臺的多類信號并聯輸入所述電流/電壓互感器,經所述模數信號轉換單元轉換為并聯式信號數據,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數據處理單元和串并聯轉換器,所述模數信號轉換單元輸出端連接所述數據處理單元,所述數據處理單元輸出端連接所述串并聯轉換器,其中:
所述并聯式信號數據經所述數據處理單元處理后,再經所述串并聯轉換器轉換為串聯式信號數據;所述串并聯轉換器輸出所述串聯式信號數據至測控裝置后臺。
優選地,所述數據處理單元采用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其中,FPGA是在PAL、GAL、CPLD等可編程器件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的產物。它是作為專用集成電路領域中的一種半定制電路而出現的,既解決了定制電路的不足,又克服了原有可編程器件門電路數有限的缺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內蒙古東部電力有限公司赤峰供電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四方華能電網控制系統有限公司,未經國網內蒙古東部電力有限公司赤峰供電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四方華能電網控制系統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203477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插拔控制電路及顯示面板的點燈治具
- 下一篇:一種基于樹莓派的一體化擴展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