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多功能測量千分尺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640674.8 | 申請日: | 2018-10-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860224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14 |
| 發明(設計)人: | 馬迎新;靳明剛;張海明;楊林;馬駿騰 | 申請(專利權)人: | 馬迎新 |
| 主分類號: | G01B3/18 | 分類號: | G01B3/18 |
| 代理公司: | 濟南舜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張亮 |
| 地址: | 2500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螺旋測微桿 測砧 量棒 固定盲孔 測量 本實用新型 多功能測量 弓形尺架 千分尺 微分筒 匹配 漸開線齒輪 測量效率 測量組件 固定凸起 棘輪旋柄 同軸連接 圓心 端面處 跨棒距 齒輪 盲孔 垂直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多功能測量千分尺,包括:弓形尺架,弓形尺架一端內側設有測砧,另一端內側設有螺旋測微桿;螺旋測微桿同軸連接有微分筒,微分筒遠離螺旋測微桿一端設有棘輪旋柄;測砧與螺旋測微桿相對的一端端面處均設有固定盲孔,盲孔上設有與被測組件匹配的量棒;量棒分別垂直于測砧與螺旋測微桿。本實用新型中量棒通過固定凸起固定于測砧和螺旋測微桿的固定盲孔中,量棒可以固定盲孔為圓心360°的旋轉;測量前,選取與所測量組件匹配的量棒,方便測量不同齒輪的跨棒距;尤其是測量不同方位和不同漸開線齒輪,提高了測量效率,測量方便準確。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千分尺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多功能測量千分尺。
背景技術
測量漸開線齒輪的跨棒距時,目前常用的方法是把量棒分別放置在過齒輪中心最遠端的齒槽中,用合適量程的千分尺測量兩個量棒之間的工藝要求距離,這個尺寸就是跨棒距。因測量的技術水平高,不易達到工藝測量準確性要求,而且每次測量都需要手動放取量棒,步驟繁瑣費時,影響測量效率。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多功能測量千分尺,包括:弓形尺架,弓形尺架一端內側設有測砧,另一端內側設有螺旋測微桿;螺旋測微桿同軸連接有微分筒,微分筒遠離螺旋測微桿一端設有棘輪旋柄;測砧中心線、螺旋測微桿中心線、微分筒中心線和棘輪旋柄中心線位于同一直線上;微分筒上刻有刻度;測砧與螺旋測微桿相對的一端端面處均設有固定盲孔,盲孔上設有與被測組件匹配的量棒;
量棒分別垂直于測砧與螺旋測微桿。
優選的,固定盲孔包括:導向段和固定段;
固定段為圓柱狀凹孔,導向段為圓臺狀凹孔;固定段與導向段直徑小的一端連接;
固定段中心線、導向段中心線位于同一直線上。
優選的,測砧上固定盲孔的中心線、螺旋測微桿上固定盲孔的中心線、螺旋測微桿中心線、微分筒中心線和棘輪旋柄中心線均位于同一直線上。
優選的,量棒包括:量桿和固定凸起;
固定凸起與固定盲孔的固定段相匹配;固定凸起垂直設置于量桿中部;量桿為圓柱狀結構。
優選的,量棒的量桿直徑范圍為1.732MM—13.856MM。
優選的,量棒的量桿直徑為1.732MM,或為2.165MM,或為2.598MM,或為3.464MM,或為4.33MM,或為5.196MM,或為6.298MM,或為8.66MM,或為10.392MM,或為12.124MM,或為13.856MM。
從以上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中量棒通過固定凸起固定于測砧和螺旋測微桿的固定盲孔中,量棒可以固定盲孔為圓心360°的旋轉;測量前,選取與所測量組件匹配的量棒,方便測量不同齒輪的跨棒距;尤其是測量不同方位和不同漸開線齒輪、漸開線花鍵工藝的產品,提高測量效率,測量方便準確;
固定盲孔設有導向段和固定段;固定段與量棒的固定凸起相匹配,導向段用于安裝量棒過程中固定凸起的導向插入,方便了量棒的更換,提高了整體測量效率。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量棒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測砧剖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馬迎新,未經馬迎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64067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鋼卷尺的拉出裝置
- 下一篇:一種多功能千分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