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換熱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821029368.0 | 申請日: | 2018-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589511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08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濤;朱菲;向建明;張明;劉鋼 | 申請(專利權)人: | 威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10/613 | 分類號: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4;H01M10/6556;H01M10/656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徐偉 |
| 地址: | 201702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隔斷 側端 指狀 換熱裝置 流道 本實用新型 電池交換 交錯設置 腔體形成 凹陷部 凹陷 延伸 腔體 擾流 有向 迂回 外部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換熱裝置,用于與電池交換熱量,所述換熱裝置包括:第一平板以及與第一平板對接的第二平板,所述第二平板包括凹陷部以與所述第一平板構成腔體,所述第二平板還包括由第一側端向第二側端延伸的多個第一指狀隔斷以及由所述第二側端向所述第二側端延伸的多個第二指狀隔斷,所述多個第一指狀隔斷與所述多個第二指狀隔斷交錯設置以使所述腔體形成迂回的流道,所述流道上設置有向所述流道外部凹陷的擾流坑。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換熱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用于與動力電池進行熱量交換的液冷板。
背景技術
一般的動力電池冷卻裝置由外部冷卻裝置如Chiller、外部加熱裝置如PTC 正溫度系數(shù)加熱器、換熱裝置如水冷板、導熱硅膠、管路、閥門等組成,電芯放置于水冷板的一側平板上,在電芯與水冷板之間有導熱硅膠墊。
圖1為現(xiàn)有的常用水冷方案的換熱裝置示意圖,現(xiàn)有的使用水冷板作為冷卻方案的電池包,冷卻液從進液口進入換熱裝置內部,在冷卻液在換熱裝置內部流動過程中與動力電池進行換熱,最后從出液口流出,該種換熱裝置的換熱能力相對較差,導致需要的加熱時間或冷卻時間較長,一方面增加了等待時間,長時間的等待勢必會增加不必要的能耗,另一方面會把危險狀態(tài)延長,導致電芯壽命衰減,而動力電池作為純電動汽車的唯一動力來源,其成本占整車成本的20%甚至更多,因此如何盡可能延長動力電池的壽命是純電動車領域亟需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換熱裝置以解決動力電池的換熱裝置存在的換熱能力差、換熱時間長的問題。
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換熱裝置,用于與電池交換熱量,所述換熱裝置包括:
第一平板以及與第一平板對接的第二平板,所述第二平板包括凹陷部以與所述第一平板構成腔體,所述第二平板還包括由第一側端向第二側端延伸的多個第一指狀隔斷以及由所述第二側端向所述第二側端延伸的多個第二指狀隔斷,所述多個第一指狀隔斷與所述多個第二指狀隔斷交錯設置以使所述腔體形成迂回的流道,所述流道上設置有向所述流道外部凹陷的擾流坑。
進一步地,所述擾流坑為圓形。
進一步地,所述擾流坑的深度為2毫米以下。
進一步地,所述擾流坑的深度為2毫米。
進一步地,所述擾流坑的間距為30毫米以下。
進一步地,所述擾流坑的間距為20毫米。
進一步地,所述擾流坑是半徑為6毫米以下。
進一步地,所述擾流坑是半徑為6毫米。
進一步地,所述流道的進液口和出液口設置于該第二平板的所述第一側端或所述第二側端中的任意一側。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平板還包括由所述第一側端向所述第二側端延伸的隔斷,設置于所述流道的每一段上,與所述第一平板抵接以將所述流道分為雙流道。
進一步地,所述隔斷為連續(xù)的隔斷。
進一步地,所述隔斷為多個分開的隔斷。
本案通過在流道上增加擾流坑,使原流動狀態(tài)為層流的冷卻液,一部分變成了湍流,而湍流具有較大的對流換熱系數(shù),這可以使得在相同流量、相同入口溫度、相同初始電池模組溫度的情況下,增大換熱功率;本案通過在流道內增加隔斷,使得冷卻液在經過隔斷時不斷地被分流、匯流、再分流、再匯流,從而使得冷卻液充分的混合,具有較為平均的溫度以使得各個動力電池具有相同的冷卻效果。另一方面在本案所述換熱裝置上,在選取電池包外部加熱或冷卻裝置時可選取較小功率的PTC或Chiller,這一定程度上可以節(jié)約成本和減少零部件安裝空間。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威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經威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02936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車輛電池溫度控制裝置和具有其的車輛
- 下一篇:新能源汽車電池的水冷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