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低溫往復泵的補償結構密封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853859.0 | 申請日: | 2018-06-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252762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18 |
| 發明(設計)人: | 曾學兵;蔣興文;盧楊;楊孟超;江波;鄧浩;肖馳;龔文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安迪生精測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J15/32 | 分類號: | F16J15/32;F16J15/3248;F16J15/3268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錢成岑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雙***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密封圈 傾斜部 收緊環 往復泵 密封 補償結構 活塞桿 壓緊環 圓錐面 內表面 彈性補償元件 本實用新型 從前至后 彈性元件 內外表面 使用壽命 相鄰部件 圓錐 竄動 可調 磨損 貼合 貼緊 下端 壓緊 壓向 擠壓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低溫往復泵技術領域,公開一種低溫往復泵的補償結構密封,在低溫往復泵活塞桿上套裝若干組補償結構密封,每組從前至后依次套裝收緊環套、密封圈收緊環、彈性補償元件、密封圈和密封圈壓緊環,壓緊時,各相鄰部件相互貼合;密封圈壓緊環前端具有傾斜部一,傾斜部一外表面為圓錐面,密封圈前端具有傾斜部二,傾斜部二內外表面為圓錐面,密封圈收緊環下端具有傾斜部三,傾斜部三內表面為圓錐面,上述圓錐面前端更靠近活塞桿,擠壓時,傾斜部三內表面將傾斜部二壓向活塞桿,形成密封。工作時密封圈與密封圈收緊環不會過度貼緊,收緊環套與密封圈壓緊環不會出現竄動,彈性元件的可調余量及密封圈的后續磨損余量足夠,提高使用壽命。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低溫往復泵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低溫往復泵的補償結構密封。
背景技術
低溫往復泵是L-CNG加氣站加注系統中關鍵零部件之一,主要功能是實現LNG從低壓變為高壓,經氣化器后成為CNG,達到汽車鋼瓶的加注要求。因為使用介質為低溫,沒有潤滑條件,完全靠密封零件自身的耐磨性來保證密封壽命,密封使用壽命較低。
為了提高使用壽命,目前市場上普遍采用彈性元件增加補償量來提高,現有的密封補償結構具體設置順序大體為:彈性元件、密封圈壓緊環、密封圈、密封圈收緊環、收緊環套,密封圈和密封圈收緊環材質為填充四氟,較軟,易變形,為了保證收緊環套和密封圈壓緊環在腔室內不竄動,鎖緊螺母的預緊力一般都較大,而質軟的密封圈和密封圈收緊環直接貼合接觸,較大的預緊力導致密封圈與密封圈收緊環過度壓緊以及彈性元件變形較大,減少了密封圈的補償調節余量,且施加在活塞桿表面的力增大,摩擦力增大,密封圈磨損加劇;同時,介質為帶壓低溫液體,壓力可達1.1MPa,大部分工作時間時的壓力為0.4 MPa -0.7MPa,而質軟的密封圈和密封圈收緊環直接貼合接觸,介質壓力也會導致密封圈與密封圈收緊環過度壓緊,基本已經處于緊密貼合狀態,也減少了密封圈的補償調節余量,且施加在活塞桿表面的力增大,摩擦力增大,密封圈磨損加劇。在上述的情況下,后期再通過增加鎖緊螺母的預緊力來提升密封圈的密封能力就作用不大了,密封的使用壽命也沒辦法提高,平均壽命在900h-1500h之間,雖然有補償密封的理念,但是真正起到補償作用的效果并不理想,客戶維護成本高昂。
因此,上述的密封補償結構存在補償量小、密封組件易過度壓緊、密封圈磨損余量小三個缺陷,導致最終壽命并沒有什么提升,密封件的密封壽命依然短暫,針對于易燃易爆危險介質,防爆要求是非常嚴格的,密封壽命短,嚴重影響設備的運行,增加危險,并且提高了用戶維護成本。
基于上述問題,本申請提出一種低溫往復泵的補償結構密封,滿足其中各部件穩定的安裝,防止竄動,同時,保證彈性元件具有足夠的可調余量以及密封圈具有足夠的調節余量,使得后續可通過改變鎖緊螺母的預緊力實現密封性能調節。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低溫往復泵的補償結構密封,在每組補償結構密封的密封圈和密封圈收緊環之間均分別套裝有彈性補償元件,防止工作時密封圈與密封圈收緊環過度貼緊,保證了收緊環套與密封圈壓緊環不會出現竄動,同時保證了彈性元件具有足夠的可調余量以及密封圈具有足夠的后續磨損余量,提高了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低溫往復泵的補償結構密封,所述補償結構密封包括密封圈、密封圈壓緊環、彈性補償元件、密封圈收緊環和收緊環套,在所述低溫往復泵的活塞桿上套裝若干組所述補償結構密封,每組從前至后的套裝順序為收緊環套、密封圈收緊環、彈性補償元件、密封圈和密封圈壓緊環,壓緊時,各相鄰部件相互貼合接觸;所述密封圈壓緊環的前端具有傾斜部一,傾斜部一的外表面為圓錐面、且圓錐面前端更靠近活塞桿,所述密封圈的前端具有傾斜部二,傾斜部二的內外表面為圓錐面、且圓錐面前端更靠近活塞桿,所述密封圈收緊環的下端具有傾斜部三,傾斜部三的內表面為圓錐面、且圓錐面前端更靠近活塞桿,所述傾斜部二的內表面與傾斜部一的外表面貼合接觸、其外表面與傾斜部三的內表面貼合接觸,且擠壓時,傾斜部三的內表面可將傾斜部二壓向活塞桿,形成密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安迪生精測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成都安迪生精測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85385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KY型密封裝置
- 下一篇:一種骨架密封定位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