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射頻讀寫器、測試信號的選擇方法及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643485.0 | 申請日: | 2018-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8258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06 |
| 發明(設計)人: | 李煜;吳雷;王鵬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萬集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7/10 | 分類號: | G06K7/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江舟;董文倩 |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光谷大***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射頻 讀寫 測試 信號 選擇 方法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射頻讀寫器,包括:測試信號生成模塊,用于接收主控模塊發送的偽隨機序列,本振模塊發送的本振信號,將偽隨機序列變頻到與本振信號相同的頻段得到調制信號;還用于執行第一操作:根據從主控模塊接收到的第一控制信息對調制信號的衰減量進行調整,得到調整后的測試信號,將調整后的測試信號發送至與測試信號生成模塊連接的第一耦合器中;主控模塊,用于接收解析模塊對第一合成信號的解析結果,根據解析結果確定測試信號的誤碼率,在誤碼率不滿足預設條件的情況下,指示測試信號生成模塊循環執行第一操作,在滿足預設條件的誤碼率對應的多個測試信號中,選擇出功率最小的測試信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射頻讀寫器、測試信號的選擇方法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目前,在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頻識別)領域,讀寫器的接收靈敏度是體現一個讀寫器設備性能的關鍵技術指標。在RFID領域中,當讀寫器與電子標簽之間進行通信時,電子標簽不具備發射信號的能力,而是通過接收到RFID讀寫器發出的高頻載波信號,產生感應電流給標簽供電,依靠標簽天線將接收到的電磁波進行反向散射調制來完成電子標簽與RFID讀寫器之間的數據交換。
由于電子標簽無法直接發射高頻信號,在實際應用中,RFID讀寫器的接收靈敏度無法通過直接檢測電子標簽發射信號的功率進行測量,且在測量中需要考慮讀寫器載波對自身接收支路的影響,是RFID讀寫器產品性能檢測領域的核心技術。
鑒于無源RFID技術的特性,接收靈敏度的測試需要將發射鏈路的影響考慮進整個測試環節,當前應用中,一種比較流行的方法是直接采用外部測量設備與讀寫器的天線端口直連,模擬標簽的信號發給讀寫器,通過讀寫器的接收鏈路進行數據解碼,從而評估讀寫器的接收靈敏度。這種方法難以保證測試信號與本身讀寫器載波信號同頻,同時忽略了讀寫器正常工作中,發射鏈路的載波信號對整個接收鏈路的影響,測量的結果并不準確。
另一種方法是采用模擬環境并對比結果的方法進行測量,如制作標準的暗室。前者對暗室進行事先標定后,通過RFID讀寫器的測試結果與暗室標定的結果作對比,來確定讀寫器的接收靈敏度,此方法模擬了讀寫器實際的工作環境,但是方法結構復雜、測試方法繁瑣,且結果直接取決于暗室的標定情況,操作人員的改變、測試儀器的更換都會對結果造成影響。
在實際應用中,UHF RFID讀寫器可能是掛在交通路口立桿上或者掛在路側,屬于野外24小時連續工作的性質,一旦讀寫器無法正常識讀標簽,如果采用現有的測試方法,需要將設備拆下,然后使用外部測試設備進行接收靈敏度測試,判斷設備是否異常,這種測試方法加大了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不能及時準確的判斷出讀寫器是否出現異常狀況。
針對現有技術中,RFID靈敏度的測試需要依賴外部測試設備,導致測試結果不夠準確,測試方法不夠便攜的問題,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射頻讀寫器、測試信號的選擇方法及存儲介質,以至少解決相關技術中RFID靈敏度的測試需要依賴外部測試設備,導致測試結果不夠準確,測試方法不夠便攜的問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萬集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武漢萬集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64348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