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預防鞭打的自動滑移座椅、座椅控制方法及汽車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173192.0 | 申請日: | 2018-10-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1675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12 |
| 發明(設計)人: | 婁臻亮;衛聰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N2/427 | 分類號: | B60N2/427;B60N2/06;B60N2/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遠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04 | 代理人: | 魏曉波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東***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預防 鞭打 自動 滑移 座椅 控制 方法 汽車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預防鞭打的自動滑移座椅、座椅控制方法及汽車,所述汽車座椅設有座椅滑軌和鎖定裝置;所述鎖定裝置用于固定所述汽車座椅在座椅滑軌上的位置;進一步包括第一電控單元,所述第一電控單元包括第一控制部件和第一驅動部件,所述第一控制部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驅動部件,所述第一驅動部件與所述鎖定裝置相連接以操作所述鎖定裝置,當判斷會發生后碰工況時,所述第一控制部件能夠通過所述第一驅動部件操作所述鎖定裝置解除對所述汽車座椅的固定,使所述汽車座椅處于可以自由移動的狀態。該座椅在汽車發生后碰時可實現自由移動并向后移,消除鞭打作用,從而使乘員的頸部免受傷害,從而提高汽車的被動安全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被動安全技術領域,特別是具有自動滑移功能可預防鞭打的汽車座椅。本發明還涉及用于預防鞭打的座椅控制方法和設有所述汽車座椅和/或采用所述座椅控制方法的汽車。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汽車的被動安全性能也在不斷提升,從起初的保全車內乘員的生命安全,逐步轉變為降低傷害。在安全性測試中,有不同形式的正面碰撞和側面碰撞,用以模擬真實世界中各種交通事故,但有一種事故形式卻被忽視,即低速后碰撞,這種類型事故的發生率很高,但由于傷亡少而未受到重視。
近些年的事故統計數據表明,在低速后碰撞中,鞭打(Whiplash)傷害的發生率極高,這種傷害已經給傷者個人和社會帶來越來越嚴重的負擔。
鞭打傷害是指在追尾事故中,被碰撞車輛的駕駛員、乘員在碰撞加速度與頭部慣性力的共同作用下,頸部會產生一個像鞭子猛抽的動作。事故后,傷者的頸部會感到不同程度的不適,這種傷害并不致命,但是傷后康復的過程非常復雜、漫長,有些甚至是不可治愈的永久傷害。
目前鞭打傷害引起了汽車制造廠商更大的重視,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防鞭打傷害技術,并在車輛中得到應用,推動了汽車在后碰撞中被動安全性能的提高。例如防鞭打座椅靠背、氣壓式聯動座椅防鞭打系統等等,這些技術雖然具有一定的防鞭打的作用,但存在結構復雜、制作成本高、防鞭打效果有限等不足之處。
因此,如何克服現有防鞭打技術存在的不足,是本領域技術人員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預防鞭打的自動滑移座椅。該座椅在汽車發生后碰時可實現自由移動并向后移,消除鞭打作用,從而使乘員的頸部免受傷害,從而提高汽車的被動安全性能。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預防鞭打的座椅控制方法。
本發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種設有所述座椅和/或采用所述座椅控制方法的汽車。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預防鞭打的自動滑移座椅,包括汽車座椅,所述汽車座椅設有座椅滑軌和鎖定裝置;所述汽車座椅可前后移動地安裝于所述座椅滑軌,所述鎖定裝置用于固定所述汽車座椅在所述座椅滑軌上的位置;進一步包括第一電控單元,所述第一電控單元包括第一控制部件和第一驅動部件,所述第一控制部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驅動部件,所述第一驅動部件與所述鎖定裝置相連接以操作所述鎖定裝置,當判斷會發生后碰工況時,所述第一控制部件能夠通過所述第一驅動部件操作所述鎖定裝置解除對所述汽車座椅的固定,使所述汽車座椅處于可以自由移動的狀態。
優選地,所述第一驅動部件通過第一傳動部件與所述鎖定裝置相連接,所述第一控制部件控制所述第一驅動部件通過所述第一傳動部件使所述鎖定裝置處于解鎖狀態。
優選地,所述第一傳動部件為橫向設于所述汽車座椅底部的第一壓片,所述第一壓片的端部連接于所述鎖定裝置的操作端;所述第一驅動部件能夠驅動所述第一壓片處于下壓位置,在所述第一壓片處于下壓位置時,帶動所述鎖定裝置處于解鎖狀態,在所述第一壓片處于上升位置時,所述鎖定裝置處于鎖定狀態。
優選地,所述第一控制部件為第一電控開關,所述第一驅動部件為第一電機;所述第一電機位于所述第一壓片上方,其可伸縮的動力輸出端支撐于所述第一壓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17319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核殼結構納米晶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機器人異形切割專用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