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組合式炭罐有效
| 申請號: | 201811133079.X | 申請日: | 2018-09-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139304B | 公開(公告)日: | 2023-10-24 |
| 發明(設計)人: | 黃運忠;宮一凡;肖煜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風富士湯姆森調溫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M25/08 | 分類號: | F02M25/08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黃行軍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組合式 | ||
本發明涉及組合式炭罐,其包括炭粉罐、以及與炭粉罐可拆卸連接的炭棒罐。本發明所述組合式炭罐結構合理,能夠根據不同排放要求自由拆卸或安裝炭棒,實現炭罐通用化,降低炭罐設計和制造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燃油蒸發控制系統領域,具體涉及組合式炭罐。
背景技術
炭罐是汽車燃油蒸發控制系統中一個重要的零部件。當汽車發動機停止工作時,油箱里的燃油蒸氣和少量空氣通過控制閥和導管到達炭罐。由于炭罐內裝有適量的活性炭,而活性炭有發達的孔隙,所以燃油蒸氣分子會被炭罐主動儲存起來。當發動機工作時,ECU發出指令將PCV閥打開,節氣門內的負壓會將炭罐中汽油蒸氣帶入發動機中去燃燒,把原來本應逃逸到大氣中的大部分汽油蒸氣回收起來,達到了節能和環保的目的。
因國際上不同國家對環保重視程度不同,所以對汽車燃油蒸發排放要求也不同。美國LEVⅢ法規規定整車2DBL和3DBL的HC排放為0.3克/測試,汽車廠對炭罐的一般要求為20毫克/測試;中國國六法規規定整車2DBL的HC排放為0.7克/測試,汽車廠對炭罐的一般要求為100毫克/測試,當汽車生產廠商需要分別在美國和中國進行車輛銷售時,所制造的汽車就需要滿足不同地區的法規要求。現行的技術方案包括(1)分別針對不同的法規設計兩種不同類型的炭罐,也就是針對國六法規設計只裝入炭粉的炭罐、針對美國LEVⅢ法規設計可裝入蜂窩炭棒(Honeycombs)的炭罐,此種方案會造成設計成本和制造成本上升;或者(2)在中美兩國均采用符合美國LEVⅢ法規的炭罐,該方案會直接造成國內汽車生產成本的增高。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以及汽車行業利潤的減少,亟需設計一種能夠在不同排放標準下使用、且成本較低的炭罐。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組合式炭罐,其結構合理,可滿足不同法規下的排放要求。
本發明所提供組合式炭罐包括炭粉罐、以及與炭粉罐可拆卸連接的炭棒罐;
所述炭粉罐包括并排設有第一腔和第二腔的主殼體、與主殼體下端連接的下端蓋、設在主殼體頂部且與第一腔連通的吸附口和脫附口,以及設在主殼體頂部且與第二腔連通的第一通氣口;所述第二腔與第一腔的體積比為1:4~1:2;
所述炭棒罐的底部設有與第一通氣口可拆卸連接的組裝口,所述炭棒罐組裝到炭粉罐上時與第一腔并排排列,所述炭棒罐的頂部還設有第二通氣口。
所述第一腔可以整體上為一個腔體或使用分隔裝置劃分出多個腔體,所述第二腔亦可以整體上為一個腔體或使用分隔裝置劃分出多個腔體,可見,炭粉罐中用于灌裝炭粉的腔體數量不少于兩個。在一實施方案中,炭粉罐中用于灌裝炭粉的腔體數量有兩個,即第一腔和第二腔,第一腔和第二腔的體積比為2:1~4:1,優選地為7:3~4:1;在另一實施方案中,炭粉罐中用于灌裝炭粉的腔體數量有三個,依照炭粉罐在發動機靜止狀態下吸附HC的氣流路徑,先后經過的三個腔的體積比可以為6:3:1、3:1:1或6:1:3。炭粉罐脫附過程的氣流路徑正好與吸附HC(碳氫化合物)過程的氣流路徑相反,在一定量的空氣脫附條件下,體積小的腔體相對炭粉脫附倍數就大一些,這樣HC殘留率會很小,那么炭粉罐內的HC濃度和外界空氣的濃度差就小,從而導致車輛加油時或晝間換氣時從炭粉罐中排放的HC會較小。每一腔體內裝入的炭粉種類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不同種類炭粉布置方法是將吸附性能較高的炭粉放在前一個或前多個腔體內;脫附殘留率低的炭粉放在后一個或后多個腔體內。這樣分配的目的依然是為了降低炭粉罐內的HC濃度和外界空氣的濃度差,從而減小車輛加油時或晝間換氣時從炭粉罐中排放的HC量。本發明所述炭粉罐可將2DBL排放值控制為100毫克/測試以下,從而滿足中國國六排放法規對汽車炭罐的要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風富士湯姆森調溫器有限公司,未經東風富士湯姆森調溫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1133079.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