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后碰撞安全性概況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999715.0 | 申請日: | 2018-08-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466482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15 |
| 發明(設計)人: | 沈瑋 | 申請(專利權)人: | 昶洧新能源汽車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R19/02 | 分類號: | B60R19/02;B60K1/04;B62D21/15 |
| 代理公司: | 上海脫穎律師事務所 31259 | 代理人: | 脫穎 |
| 地址: | 中國香*** | 國省代碼: | 中國香港;8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碰撞梁 電動車輛 后保險杠 后輪拱 耦接 縱向方向延伸 碰撞安全性 碰撞系統 八邊形 延伸 | ||
一種用于電動車輛的后碰撞系統包括左碰撞梁和右碰撞梁,左碰撞梁與電動車輛的后輪拱的后部耦接并且延伸到電動車輛的后保險杠,右碰撞梁與后輪拱的后部耦接并且延伸到后保險杠。左碰撞梁和右碰撞梁中的每一個限定大致八邊形形狀。左碰撞梁和右碰撞梁中的每一個限定內部,該內部包括沿縱向方向延伸的多個肋。
背景技術
電動車輛特有的許多問題通常是由于用于給電動機和車輛的其他部件供動力的大型和/或大量電池的存在導致的。這些電池通常體積大,并且顯著增加了車輛的重量。這些考慮在設計特別有效和實用的電動車輛時提出了挑戰。另外,這些電池可能在碰撞期間特別容易受到損壞。發生火災和/或腐蝕危險時,對電池的損壞可能會特別危險。如此,保護電池免受損壞仍然是電動車輛領域獨有的困難挑戰。
車輛制造商已經為車輛增加了許多新的結構特征來提高安全性和/或性能。這些結構特征中的許多結構特征可等同地適用于電動車輛、混合動力車輛和非電動車輛,而其他結構特征更重視車輛電動機類型,例如用于保護車輛的特定區域上的電動車電池的具有增加厚度的車輛底盤。提高安全性或性能而不明顯損害其他方面的結構性改進仍然是車輛制造商的重要目標。
電動車輛正在日益成為具有內燃機的傳統車輛的可行的替代品。電動車輛可以在其緊湊性、設計簡單性以及潛在更環境友好的方面具有優勢,這取決于車輛中使用的電力最初產生的方式。隨著全球石油儲備的日益枯竭,使用可再生能源替代汽油給汽車供動力的前景具有明顯的優勢。
發明內容
在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用于電動車輛的后碰撞系統。后碰撞系統可以包括與電動車輛的后輪拱的后部耦接并且延伸到電動車輛的后保險杠的左碰撞梁和與后輪拱的后部耦接并且延伸到后保險杠的右碰撞梁。左碰撞梁和右碰撞梁中的每一個的至少一部分可以限定大致八邊形形狀。左碰撞梁和右碰撞梁中的每一個可以限定內部,該內部包括沿縱向方向延伸的多個肋。
在另一方面,用于電動車輛的后碰撞系統可以包括與電動車輛的后輪拱的后部耦接并且延伸到電動車輛的后保險杠的左碰撞梁和與后輪拱的后部耦接并且延伸到后保險杠的右碰撞梁。左碰撞梁和右碰撞梁中的每一個可以具有包括頂壁、底壁、第一側壁和第二側壁的外周邊。左碰撞梁和右碰撞梁中的每一個的外周邊可以限定內部,所述內部包括多個肋,所述多個肋沿縱向方向延伸的并且將外周邊的至少兩個壁耦接在一起。
在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用電動車輛吸收后碰撞的方法。該方法可以包括在電動車輛的后端接收碰撞并且將來自碰撞的力從碰撞梁的后邊緣傳遞到碰撞梁的中間部。碰撞梁可以與電動車輛的后輪拱的后部耦接并且延伸到電動車輛的后端。碰撞梁的外壁可以限定大致八邊形形狀。碰撞梁可以限定包括多個肋的內部,所述多個肋從縱梁的后邊緣通過中間部到前邊緣沿縱向方向延伸。該方法還可以包括吸收來自與碰撞梁的外壁和多個肋的碰撞中的力的至少一部分以及將力的任何剩余部分傳遞到后輪拱的后端。
附圖說明
通過參考以下附圖可以實現對各種實施方式的本質和優點的進一步理解。在附圖中,相似的部件或特征可以具有相同的附圖標記。此外,可以通過在附圖標記之后跟隨區分相似部件的長劃線和第二標記來區分相同類型的各種部件。如果在說明書中僅使用第一附圖標記,則該描述適用于具有相同第一附圖標記的相似部件中的任何一個,而不管第二附圖標記如何。
圖1示出了根據實施方式的電動車輛。
圖2示出了根據實施方式的電動車輛的后減震塔。
圖3示出了根據實施方式的后碰撞系統的后視圖。
圖4示出了根據實施方式的后碰撞系統的底視圖。
圖5示出了根據實施方式的后碰撞系統的側視圖。
圖6示出了根據實施方式的后輪拱和后碰撞梁之間的耦接的側視圖。
圖7示出了根據實施方式的保險杠安裝件的后等距視圖。
圖8示出了根據實施方式的后碰撞系統的后等距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昶洧新能源汽車發展有限公司,未經昶洧新能源汽車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99971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后碰撞管理系統(CMS)
- 下一篇:一種汽車保險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