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凝血酶原突變體蛋白及其編碼核酸的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974329.6 | 申請日: | 2018-08-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6046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11 |
| 發明(設計)人: | 王學鋒;武文漫;丁秋蘭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王學鋒;武文漫;丁秋蘭 |
| 主分類號: | A61K38/48 | 分類號: | A61K38/48;A61P7/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33 | 代理人: | 黃志達;魏峯 |
| 地址: | 200025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凝血酶原 突變體 蛋白 及其 編碼 核酸 應用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凝血酶原突變體蛋白及其編碼核酸的應用,用于制備基因治療藥物,包括將其與啟動子和/或終止序列連接并構建表達質粒。本發明突變體蛋白及其編碼核酸具有很高的凝血活性,可以高效地促進血液凝血,提升機體整體凝血功能,具有很好的基因治療、基因編輯與重組蛋白替代治療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出血病治療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凝血酶原突變體蛋白及其編碼核酸的應用。
背景技術
凝血因子缺陷或其它人體凝血功能障礙時會導致出血性疾病的發生,其中由于凝血因子VIII/IX(FVIII/FIX)缺陷所導致的出血性疾病稱之為血友病(甲型/乙型),重型病人的凝血因子VIII/IX活性往往低于正常的1%,經常發生自發的出血導致肌肉血腫或者關節畸形。輸注因子VIII/IX制劑(目前通常是體外重組表達的凝血因子VIII/IX蛋白)補充患者體內的凝血因子VIII/IX水平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法,但是需要頻繁的給藥。基因治療是目前正在臨床試驗的治療方法,將正常的凝血因子VIII/IX基因導入患者體內表達,從而達到提高凝血因子VIII/IX水平,預防出血的目的。雖然應用重組或血漿來源的FVIII/FIX可以有效地治療血友病A和B,但是約有30%的病人在治療后產生抗體,使治療失效。旁路凝血活性藥物是治療有抑制物產生血友病患者的最佳選擇。但是目前臨床上應用的凝血因子VIIa(FVIIa),由于半壽期短(~2小時),所需劑量大(90~100μg/kg體重),治療成本高昂,因此如何獲得具有更好治療效果和藥物代謝特點的新型旁路凝血途徑藥物是目前血友病治療的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凝血酶原是凝血反應的核心成分,當其被凝血因子X活化成為具有酶活性的凝血酶后,催化裂解纖維蛋白原稱為纖維蛋白,使血液凝固從而達到止血的目的。凝血酶在凝血反應的調節中也發揮重要的作用。在血栓調節蛋白(TM)的協助下,凝血酶將蛋白C裂解活化稱為活化的蛋白C(aPC),后者催化滅活活化的凝血因子V和VIII,從而抑制凝血反應的擴增。因此,生理環境下,凝血酶/凝血酶原在凝血反應中發揮著雙重功能,既促進血液凝固,又調節凝血反應,抑制過強的凝血反應發生,導致血栓形成。凝血酶在循環中迅速被其抑制物,如抗凝血酶(AT III)滅活,從而使凝血反應終止。
凝血酶原復合物(包括凝血酶原,凝血因子IX,凝血因子X,凝血因子VII)也被應用于血友病,特別是有抑制物存在的血友病的治療,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在血友病患者中應用凝血酶原后,除被活化促進凝血反應外,也可以活化蛋白C,抑制凝血反應,削弱了凝血酶原的止血治療效果。同時,由于凝血酶會迅速被抗凝血酶滅活,也限制了凝血酶原的在血友病患者中的止血效果。因此,如何對凝血酶原進行改造,使其具有促凝功能的選擇性,也即是在保有促進纖維蛋白原轉化為纖維蛋白的活性的同時,削弱活化蛋白C抗凝的活性;同時,延長凝血酶的半壽期,對抗凝血酶的抑制能力產生抵抗,也可以提升凝血酶原在出血病中的治療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凝血酶原突變體蛋白及其編碼核酸的應用,該突變體凝血活性高,具有很好的基因治療與重組蛋白替代治療前景。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凝血酶原突變體蛋白及其編碼核酸的應用,應用凝血酶原突變體的核苷酸序列于制備基因治療藥物,包括將其與啟動子和/或終止序列連接并構建表達質粒。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凝血酶原突變體蛋白及其編碼核酸的應用,應用突變體蛋白(凝血酶原R541W蛋白)及其編碼核酸于基因編輯的病毒、非病毒載體或模板。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凝血酶原突變體蛋白及其編碼核酸的應用,應用突變體蛋白(凝血酶原R541W蛋白)于制備血友病或其他出血性疾病的重組蛋白治療藥物。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凝血酶原突變體蛋白及其編碼核酸的應用,應用突變體蛋白(凝血酶原R541W蛋白)于制備凝血酶原R541W突變體融合蛋白,并將其施用于血友病或其他出血性疾病的重組蛋白治療藥物。
所述融合蛋白為人白蛋白、免疫球蛋白Fc、轉鐵蛋白或alpha 1抗胰蛋白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王學鋒;武文漫;丁秋蘭,未經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王學鋒;武文漫;丁秋蘭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97432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