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微膠囊化酸性水溶液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693485.5 | 申請日: | 2018-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04588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09 |
| 發明(設計)人: | 胡拉;楊章旗;秦理哲;顏培棟;馮源恒;徐慧蘭;譚健暉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B01J13/16 | 分類號: | B01J13/16 |
| 代理公司: | 南寧深之意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3 | 代理人: | 盧穎 |
| 地址: | 530002 廣西壯***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微膠囊 酸性 水溶液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微膠囊化酸性水溶液的制備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1)將乳化劑和脂肪酸甲酯混合均勻,在500?5000 r/min攪拌條件下加入酸性水溶液乳化分散10?30min,制得乳液;(2)將糠醇和脂肪酸甲酯混合均勻,在400?800 r/min攪拌條件下加入至步驟(1)所制得的乳液,反應30?90min,制得微膠囊懸浮液;(3)將微膠囊懸浮液經常規的離心分離、洗滌和干燥后,可制得粉末狀微膠囊產品。本發明的微膠囊合成工藝簡單,產品可控性強,安全環保。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微膠囊化酸性水溶液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微膠囊技術是一種將芯材物質包封形成微小粒子的保護技術,以滿足其緩慢釋放、瞬間釋放或持久保存的需求,在醫藥、化妝品、食品、紡織及農業等領域應用廣泛。特別是微膠囊化處理可以使酸性水溶液的外觀形態由液體變為固體,為其儲存和運輸帶來便利,而且酸性水溶液經微膠囊包覆后,穩定性提高,還可以實現緩慢釋放,有望應用于催化劑、固化劑等領域。又如,磷酸是一種優良的木材阻燃劑,微膠囊處理后可以提高其耐水性,降低其對木材強度的損害。
微膠囊中涉及的芯材十分廣泛,根據芯材的溶解性可以將芯材主要分為油溶性和水溶性兩大類。包埋芯材實現微囊膠化的物質稱為壁材,可用作微膠囊壁材的有天然高分子、半合成高分子和合成高分子材料。壁材的選用需要根據芯材物質的性質來確定,油溶性芯材需選用水溶性壁材,水溶性芯材則選用油溶性壁材,即壁材與芯材的溶解性能必須不同,壁材即不能與芯材反應,也不與芯材混溶。在現有技術中,水溶性壁材物質種類多且容易獲得,而水溶性芯材物質適用的油溶性壁材物質種類少,且合成過程中通常需要選用有毒的有機溶劑。因此,針對水溶性物質開發工藝簡單、安全環保的微膠囊化技術具有重要意義。
糠醇是由糠醛加氫制得,而糠醛主要來源于甘蔗渣、玉米芯及小麥秸稈等農作物副產物的水解。糠醇在酸性催化劑作用下聚合所得熱固性樹脂屬于環境友好型材料,且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耐熱性及耐酸堿性,在粘結劑、橡膠及纖維等領域具有重要用途。開發基于糠醇縮聚反應的微膠囊合成技術,有利于豐富微膠囊油溶性壁材物質種類,促進微膠囊產品的綠色環保化發展。
脂肪酸甲酯為黃色澄清透明液體(精餾后為無色),具有一種溫和的、特有的氣味,結構穩定,沒有腐蝕性。其還具有相對較強的溶解能力、揮發性有機物含量低、閃點高、無毒、可生物降解,是一種環境友好型溶劑。在基于糠醇縮聚反應的微膠囊合成技術中,可以使用脂肪酸甲脂替代有毒有機溶劑溶解糠醇,開發出安全環保的微膠囊化技術。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微膠囊化酸性水溶液的制備方法,該方法采用糠醇作為酸性水溶液微囊化的壁材原料,又以脂肪酸甲酯作為溶劑,在催化劑作用下,脂肪酸甲酯中的糠醇在油水界面聚合逐漸形成壁材包裹酸性水溶液,制得微膠囊。該微膠囊合成工藝簡單,產品可控性強,安全環保。
本發明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微膠囊化酸性水溶液的制備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1)將乳化劑和脂肪酸甲酯混合均勻,在500-5000 r/min攪拌條件下加入酸性水溶液乳化分散10-30min,制得乳液;
(2)將糠醇和脂肪酸甲酯混合均勻,在400-800 r/min攪拌條件下加入至步驟(1)所制得的乳液,反應30-90min,制得微膠囊懸浮液;
(3)將微膠囊懸浮液經常規的離心分離、洗滌和干燥后,可制得粉末狀微膠囊產品。
進一步,上述步驟(1)中,所述的酸性水溶液為磷酸、草酸、硫酸、鹽酸和對甲苯磺酸中的任意一種或幾種混合的水溶液,酸的質量分數為30%-8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科學研究院,未經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69348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