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石英坩堝表面涂刷用固定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347002.6 | 申請日: | 2018-04-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5846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03 |
| 發明(設計)人: | 張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海縣晶盛源硅微粉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3C17/00 | 分類號: | C03C17/00 |
| 代理公司: | 連云港聯創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30 | 代理人: | 金波 |
| 地址: | 222000 江蘇省連云港市東海***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石英坩堝 滑桿 右旋螺桿 調節桿 移動套 立板 臺架 表面涂刷 固定裝置 左旋螺桿 支撐 嚙合 中間設置 螺紋 頂緊 滑套 內壁 手輪 拆卸 轉動 口徑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石英坩堝表面涂刷用固定裝置,包括臺架、滑桿和調節桿,所述臺架上方設置有兩塊立板,且所述立板分別設置在所述臺架的兩側,所述立板中間設置有所述滑桿,所述滑桿上安裝有兩個滑套,所述滑桿上方設置有所述調節桿;所述調節桿包括右旋螺桿和左旋螺桿,所述右旋螺桿上安裝有第一移動套,且所述第一移動套與所述右旋螺桿通過螺紋相嚙合,所述左旋螺桿上安裝有第二移動套。有益效果在于:通過轉動所述手輪,調節所述第一支撐塊和所述第二支撐塊之間的間距,從而利用所述第一支撐塊和所述第二支撐塊對不同口徑石英坩堝內壁進行頂緊;石英坩堝安裝、拆卸簡單快捷,使用方便,且適用范圍廣。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石英加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石英坩堝表面涂刷用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石英坩堝具有高純度、耐溫性強、保溫性好、質量穩定、耐腐蝕等優點,因此被廣泛應用于鉑金、黃金等其他高溫合金的熔化,以及單晶硅拉制等。
本申請人發現現有技術中至少存在以下技術問題:石英坩堝在成型后,需要對其表面進行噴涂處理,從而保證其質量的穩定性,而石英坩堝根據使用要求,其口徑有大有小,因此在噴涂前需使用不同規格的夾具對石英坩堝進行固定,這也造成了夾具規格多,制造成本大,同時也間接增加了石英坩堝的生產成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石英坩堝表面涂刷用固定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石英坩堝的固定夾具規格多,制造成本大等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的諸多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技術方案具有:能夠根據石英坩堝的口徑大小進行尺寸調節,可適應不同口徑石英坩堝的固定,因此可大大降低夾具的制造成本,從而降低石英坩堝的生產成本等技術效果,詳見下文闡述。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石英坩堝表面涂刷用固定裝置,包括臺架、滑桿和調節桿,所述臺架上方設置有兩塊立板,且所述立板分別設置在所述臺架的兩側,所述立板中間設置有所述滑桿,所述滑桿上安裝有兩個滑套,所述滑桿上方設置有所述調節桿;
所述調節桿包括右旋螺桿和左旋螺桿,所述右旋螺桿上安裝有第一移動套,且所述第一移動套與所述右旋螺桿通過螺紋相嚙合,所述左旋螺桿上安裝有第二移動套,且所述第二移動套與所述左旋螺桿通過螺紋相嚙合,所述第一移動套和所述第二移動套分別與兩個所述滑套固定連接,從而通過所述滑套對所述第一移動套和所述第二移動套進行方向限定,所述第一移動套上方設置有第一支撐塊,所述第二移動套上方設置有第二支撐塊,所述第一支撐塊和所述第二支撐塊能夠對石英坩堝的內壁進行頂緊;
所述右旋螺桿和所述左旋螺桿的中間設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轉動安裝在所述調節桿上,且所述固定座位于所述調節桿的中部,所述固定座下端與所述滑桿固定連接,所述固定座上端設置有頂板;
所述調節桿的一側設置有手輪,且所述手輪位于其中一側的所述立板外側,所述立板上安裝有鎖緊螺釘,能夠對所述調節桿進行鎖緊。
采用上述一種石英坩堝表面涂刷用固定裝置,將石英坩堝倒扣在所述頂板上,并使所述第一支撐塊和所述第二支撐塊均伸入石英坩堝內側,然后旋轉所述手輪,使所述第一移動套沿所述右旋螺桿向遠離所述固定座的一側移動,使所述第二移動套沿所述左旋螺桿向遠離所述固定座的一側移動,從而使所述第一支撐塊和所述第二支撐塊呈180°頂在石英坩堝的內壁上,將石英坩堝卡緊,此時停止旋轉所述手輪,并將所述鎖緊螺釘鎖緊,從而對所述調節桿進行固定,以使所述第一支撐塊和所述第二支撐塊保持頂緊狀態,在對石英坩堝固定時,可根據坩堝的口徑大小,旋轉所述手輪,調節所述第一支撐塊和所述第二支撐塊之間的間距,從而適應不同規格石英坩堝的固定,拆卸時,只需將所述鎖緊螺釘旋松,然后反轉所述手輪,即可將石英坩堝輕松取下。
作為優選,所述調節桿的兩端通過軸承座轉動安裝在所述立板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海縣晶盛源硅微粉有限公司,未經東海縣晶盛源硅微粉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4700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經結構化的板形玻璃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種輻射降溫玻璃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