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傳統區塊鏈的實時自動化監管報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346979.6 | 申請日: | 2018-04-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2046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10 |
| 發明(設計)人: | 蔡維德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天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Q40/04 | 分類號: | G06Q40/04;G06F16/27;G06F21/6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傳統 區塊 實時 自動化 監管 報告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傳統區塊鏈的實時自動化監管報告系統,包括傳統區塊鏈系統、監管法規庫以及監管執行引擎;所述區塊鏈系統使用TR(Trading Record,動態交易記錄)技術將金融機構提交的所有交易信息確認無誤后自動存儲到區塊鏈上;所述監管規則庫用于存儲各種監管規則,并允許對監管規則進行添加、修改、刪除、查看等操作;所述監管執行引擎用于執行監管規則,通過讀取區塊鏈中的交易數據進行分析,對滿足監管規則的交易進行自動生成監管報告。該系統是一種新型的金融監管系統,能實現實時自動化監管,可防止系統信息篡改,提高了監管效率,同時降低了監管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區塊鏈技術和監管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基于傳統區塊鏈的實時自動化監管報告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數字金融的逐漸普及,各類金融新平臺、新產品層出不窮,金融風險愈加暴露,金融監管對監管技術提出更高要求。目前的監管系統使用身份驗證和大數據分析等技術來實現監管的目的,但現有的監管系統存在以下問題:(1)在數據采集階段,有可能出現選擇性上報數據的問題,導致監管數據不完整;(2)數據上傳到監管系統非實時完成,存在延遲;(3)在延遲階段數據可能被篡改。
區塊鏈技術的主要特點是不易篡改、很難偽造、可追溯。TR技術是一種能夠動態追蹤金融交易活動的技術。因此,使用區塊鏈技術和TR技術可以極大地完善監管系統確保監管數據的完整性和實時性,同時防止信息被篡改。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監管數據延遲以及可能出現的數據不完整和被篡改的問題,利用區塊鏈技術和TR技術,實現實時、自動化的監管,確保監管數據的完整性,防止系統信息被篡改。
為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傳統區塊鏈的實時自動化監管報告系統,包含以下組成部分:
(1)區塊鏈(Blockchain,BC)系統,鏈中存儲了金融機構(如商業銀行、金融公司、個人等)之間的所有交易信息,交易信息是通過一種TR(Trading Record,動態交易記錄)技術自動傳到交易區塊鏈上;
(2)監管法規庫,監管法規庫中存儲各種監管規則,如防止銀行被犯罪分子有意或無意地用于洗錢活動的監管規則,監管法規庫中規則是可配置的;
(3)監管執行引擎,監管執行引擎能夠執行監管法規庫中的監管規則,監管執行引擎讀取區塊鏈中的交易數據進行分析,對滿足監管規則的交易進行自動生成監管報告。
進一步地,對于所述組成部分(1),所述區塊鏈使用傳統區塊鏈技術,監管機構可以有一條或多個區塊鏈,每條區塊鏈包含若干節點,其全部或部分節點具有投票權,各個節點之間采用使用拜占庭共識協議(Practical Byzantine General Fault Tolerance,PBFT)或并發的拜占庭共識協議(Concurrent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 CBFT)或其他共識例如PoS、PoW,來保證各個節點之間信息的一致性與難篡改性,保證區塊鏈自身的一致性。每條鏈各自有自己共識機制,各自維持自身的一致性。
進一步地,對于所述組成部分(1),區塊鏈可以使用公有鏈或聯盟鏈或私有鏈,私有鏈隱私保護比較好,推薦使用私有鏈。監管機構使用傳統區塊鏈存儲所有的交易記錄和所有的賬戶信息,存儲以收到的時間戳為準,根據記錄交易建立用戶索引,提供交易查詢和用戶查詢。
進一步地,對于所述組成部分(2),監管法規庫中存儲各種監管規則,監管人員通過前端界面或APP或數據庫對監管規則進行添加、修改、刪除、查看等操作。
進一步地,對于所述組成部分(3),監管執行引擎能夠執行監管法規庫中的監管規則,監管執行引擎通過讀取區塊鏈中的交易數據進行分析,對滿足監管規則的交易進行自動生成監管報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天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天德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4697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