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Greenplum數據脫敏方法、裝置、設備及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331567.5 | 申請日: | 2018-04-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73171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25 |
| 發明(設計)人: | 王鵬;賴斌;付娜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民航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21/62 | 分類號: | G06F21/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41 | 代理人: | 黨建華 |
| 地址: | 10131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脫敏 數據庫集群 方法執行 任務提交 調用 內存 創建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Greenplum數據脫敏方法、裝置、設備及介質。其中,該方法包括:將脫敏方法提交到Greenplum數據庫集群;創建Greenplum脫敏任務;將Greenplum脫敏任務提交到Greenplum數據庫集群,以使Greenplum數據庫集群調用脫敏方法執行Greenplum脫敏任務。通過本發明,解決了相關技術中采用內存式脫敏Greenplum數據的脫敏效率低的問題,提高了Greenplum數據的脫敏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Greenplum數據脫敏方法、裝置、設備及介質。
背景技術
術語解釋
Greenplum:
Greenplum是一家總部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為全球大型企業用戶提供新型企業級數據倉庫(EDW)、企業級數據云(EDC)和商務智能(BI)提供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的公司,在全球已有:納斯達克,紐約證券交易所,Skype.FOX,T-Mobile;中國已有:中信實業銀行,東方航空公司,阿里巴巴,華泰保險,中國遠洋(Cosco),李寧公司等大型企業用戶選擇Greenplum的產品。
Greenplum就是一個與Oracle、DB2、PostgreSQL一樣面向對象的關系型數據庫。我們通過標準的SQL可以對Greenplum中的數據進行訪問存取。
本質上講,Greenplum是一個關系型數據庫集群,它實際上是由數個獨立的數據庫服務組合成的邏輯數據庫。與OracleRAC的Shared-Everything架構不同,Greenplum采用Shared-Nothing架構,整個集群由很多個數據節點(SegmentHost)和控制節點(MasterHost)組成,其中每個數據節點上可以運行多個數據庫。簡單來說,Shared-Nothing是一個分布式的架構,每個節點相對獨立。在典型的Shared-Nothing中,每一個節點上所有的資源(CPU,內存,磁盤)都是獨立的,每個節點都只有全部數據的一部分,也只能使用本節點的資源。
基于對Shared-Nothing分布式架構模式的分析,Greenplum高效處理I/O數據吞吐和并發計算的過程就很好理解了。在Greenplum中,需要存儲的數據在進入數據庫時,將先進行數據分布的處理工作,將一個表中的數據平均分布到每個節點上,并為每個表指定一個分發列(distributeColumn),之后便根據Hash來分布數據。基于Shared-Nothing的原則,Greenplum這樣處理可以充分發揮每個節點處I/O的處理能力。在這一過程中,控制節點(MasterHost)將不再承擔計算任務,而只負責必要的邏輯控制和客戶端交互。I/O瓶頸的解決為并行計算能力的提升創造了良好的環境,所有節點服務器組成一個強大的計算平臺,實現快速的海量并行運算。Greenplum在數據倉庫、商業智能的應用上,尤其是在海量數據的處理方面性能極其優異。
Greenplum是面向數據倉庫應用的關系型數據庫,它是基于目前流行的PosgreSQL開發的,跟PostgreSQL的兼容性非常好,大部分的PostgreSQL客戶端工具及PostgreSQL應用都能運行在Greenplum平臺上。
OLTP與OLAP:
數據庫系統一般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面向前臺應用的,應用比較簡單,但是重吞吐和高并發的OLTP類型;一種是重計算的,對大數據集進行統計分析的OLAP類型。Greenplum屬于后者,下面簡單介紹下這兩種數據庫系統的特點。
OLTP(On-LineTransactionProcessing,聯機事務處理)系統也稱為生產系統,它是事件驅動的、面向應用的,比如電子商務網站的交易系統就是一個典型的OLTP系統。OLTP的基本特點是:
■數據在系統中產生;
■基于交易的處理系統(Transaction-Based);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民航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民航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3156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