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適用于城鎮區小河道透氣透光的生態封蓋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147782.X | 申請日: | 2018-0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48717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2 |
| 發明(設計)人: | 張剛;王偉瑩;王德利;王詠;薛燁飛;趙巧靖;王肇鈞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北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2B3/00 | 分類號: | E02B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30000 吉***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用于 城鎮 河道 透氣 透光 生態 | ||
本發明提出一種適用于城鎮區小河道透氣透光的生態封蓋。涉及環保技術領域。并聯管模塊架設在小河道的兩岸覆蓋在小河道水面之上,在并聯管模塊上面,覆蓋有透明鋼化夾層玻璃板架設在小河道兩岸。所述的透明鋼化夾層玻璃板架設在小河道兩岸,其中小河道的一個岸邊設有支架將透明鋼化夾層玻璃板支撐起來,透明鋼化夾層玻璃板的另一端架設在小河道的岸邊。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發明提供一種覆蓋于小河道之上用于防止水體受到污染的透氣透光的生態封蓋裝置,通過提供空心圓柱鋼管、透明鋼化夾層玻璃板等結構,使本裝置安裝維修方便、運行穩定、節省資金成本,能夠有效的使城市小河道水體得到保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環保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適用于城鎮區小河道透氣透光的生態封蓋。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城市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小河道面臨越來越多的各類生態環境問題,具體表現為各種固體廢棄物阻塞河道、水體水質明顯變差、濕生植物生境受損,河道生態環境惡化,河流生態系統受損日益嚴重;
小河道一般為流域內大江大河的支流,具有排澇、匯流、供水等多種生態環境功能,其一般特征有河面較窄、長度較短、水深較淺、數量較多的特點;
小河道與人類的發展和生活息息相關,其嚴重的水污染問題將會直接影響所匯入干流河流的水環境質量,并且分布特征決定了其與城市的發展和人們正常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
我國改革開放近40年來,城鄉工農業高速發展,增強了綜合國力,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取得的成績是舉世公認的,但各地出現的環境問題則觸目驚心,水資源開發遠遠超過其承載能力,環境保護的投入又極為有限,故造成“有河無水,有水皆污”的嚴重局面。在此背景下,對于小河道污染治理修復技術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河流污染是指直接或間接排入河流的污染物造成河水水質惡化的現象;
目前,城市小河道的水環境污染主要分為外源污染和內源污染,外源污染主要來自于城市河道沿岸的人類生產、活動所產生的點源與面源污染匯入,如河道沿岸的生活污水及工業廢水的點源排放污染物匯入,河道沿岸的農田化肥雨水徑流及農業水生養殖污水的面源污染匯入等;
內源污染一般是由于城市河道的外源污染持續輸入,污染物在河道進行不斷積累,直到超出了河道原有水環境的承載力與自凈能力后,從而導致的河道內原生態平衡體系的破壞現象,具體表現為河流對外來污水喪失了消納與凈化能力,先前積累的污染物不斷進行二次釋放而帶來了新的污染源;
從污染特征來看,小河道受有機污染較為嚴重,河水中的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及總氮均嚴重超標,導致出現水體污染嚴重,水質發黑發臭,藻類泛濫,透明度下降,水溫變幅加大,環境容量減小等河流生態系統退化的諸多明顯癥狀;
當前,城市小河道污染問題具有生態系統復雜、污染類型齊全、污染源數量多、危害嚴重等特點;
目前,已有的處理城市中小河道污染問題的措施主要歸類為三種:截污納管處理、就地集中處理、生態處理;
截污納管處理是指將直接排入小河道的污染源用管道引導排入市政污水管,經污水管進入污水處理廠,經過處理再排入河道中,污水截流干管是用一條平行于并靠近河流岸邊線的污水主干管將排水地區所有直接向河流排放污水的干管或支管截流,并使污水沿該管流到污水處理廠,經簡單處理后再排入水體的管道,敷設管道的方式有兩種:沿河邊敷設截污管道和河道內敷設截污管道,即如沿河有規劃市政道路,則與之結合,反之則敷設于沿河現狀道路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北師范大學,未經東北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4778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理水模型
- 下一篇:一種勾連體、防沖促淤結構及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