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冶金用匣缽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147249.3 | 申請日: | 2018-0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49922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9 |
| 發明(設計)人: | 魏新華;馬永寧;李興波;王寶安;周江峰;高琦;程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盛華冶化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35/52 | 分類號: | C04B35/52;C04B35/185;C04B35/622;F27D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723300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冶金 匣缽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冶金用匣缽及其制備方法,屬于冶金技術領域。本發明的冶金用匣缽由內層、中間層和外層構成;所述的內層為碳質復合材料層,所述的中間層為耐火棉或陶瓷棉,所述的外層為不吸波材料層;其中,所述的碳質復合材料層由如下重量份的組份組成:石墨50?70份,碳化硅20?40份,氮化硅5?10份,滑石1?5份,增強纖維0.5?4.5份,酚醛樹脂5?15份;所述的不吸波材料層由如下重量份的組份組成:莫來石50?80份,剛玉粉30?60份,高鋁礬土50?90份,硅藻土30?50份,生鋁石20?40份。本發明的冶金用匣缽外層結構能夠增強內層及整個匣缽的機械強度,而且有內層的保護不會受到高溫熔體的侵蝕,當任意一層損壞后均可以被替換,延長使用壽命,節約使用材料。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冶金用匣缽及其制備方法,屬于冶金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將微波加熱技術應用于冶金工業,是冶金技術的一次革命,微波冶金具有節能、高效、環保等優點。但就目前而言微波加熱技術在冶金工業中的應用還不夠成熟,仍處于實驗室或半工業階段,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微波冶煉合金時用碳質、碳化硅、石墨及其他含碳質、碳化硅等復合材料制作的匣缽來盛裝物料及反應熔體,能夠較好的解決冶煉高溫熔體侵蝕坩堝或匣缽的問題,但是碳質、碳化硅、石墨及其他碳質復合材料具有較強的吸收微波的能力,會導致碳質、碳化硅、石墨及其他碳質復合材料等匣缽被微波加熱,吸收一部分微波能,降低了微波能的利用效率。若將碳質、碳化硅、石墨及其他碳質復合材料等材料制作成較薄的匣缽,則機械強度較低,易損壞。
用二氧化硅、三氧化鋁、碳酸鈣以及含有這些成分的材料,如莫來石、高鋁磚等不吸波的材料制作的匣缽雖能避免被微波加熱,但是它們容易與物料中的成分反應,從而被侵蝕,使用壽命短。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冶金用匣缽及其制備方法,解決碳質匣缽吸收部分微波能、機械強度較低、易損壞,不吸波材料制作的匣缽易與物料反應、被侵蝕、使用壽命短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的實現過程如下:
一種冶金用匣缽,所述的匣缽是復合結構,由內層、中間層和外層構成;所述的內層為碳質復合材料層,所述的中間層為耐火棉或陶瓷棉,所述的外層為不吸波材料層;其中,所述的碳質復合材料層由如下重量份的組份組成:石墨50-70份,碳化硅20-40份,氮化硅5-10份,滑石1-5份,增強纖維0.5-4.5份,酚醛樹脂5-15份;所述的不吸波材料層由如下重量份的組份組成:莫來石50-80份,剛玉粉30-60份,高鋁礬土50-90份,硅藻土30-50份,生鋁石20-40份。
上述的冶金用匣缽的制備方法,按照如下步驟:
(1)按照重量份將石墨、碳化硅、氮化硅、滑石、增強纖維、酚醛樹脂加入粉碎機混合并粉碎成400-500目的粉體;
(2)在步驟(1)得到的粉體中加入重量份為10-30份水,濕法球磨4-6小時,經造粒、壓坯成型,脫模后干燥12-24小時,放入窯爐中燒結,窯內通入惰性氣體保護,燒結時間為20-25個小時,燒結溫度為1000-1300攝氏度,得到冶金用匣缽的內層坯體;
(3)按照重量份將莫來石、剛玉粉、高鋁礬土、硅藻土、生鋁石加入粉碎機混合并粉碎成400-500目的粉體;
(4)在步驟(3)得到的粉體中加入重量份為10-30份水,濕法球磨4-6小時,經造粒、壓坯成型,脫模后干燥12-24小時,放入窯爐中燒結,窯內通入惰性氣體保護,燒結時間為20-25個小時,燒結溫度為1000-1300攝氏度,得到冶金用匣缽的外層坯體;
(5)利用角磨機或切割機將所述的內層坯體和外層坯體做成凹槽狀,外層坯體的凹槽與內層坯體的外壁契合,且外層坯體凹槽尺寸比內層大,在所述的內層坯體和外層坯體之間填充耐火棉或陶瓷棉。
進一步,步驟(2)所述的壓坯成型采用等靜壓成型或50Mpa壓力下液壓成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盛華冶化有限公司,未經陜西盛華冶化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14724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CT用高效納米探測材料
- 下一篇:一種石墨電極接頭糊料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