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鼓風式加熱節煤灶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080806.4 | 申請日: | 2018-0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61741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03 |
| 發明(設計)人: | 陳道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山富凌能源利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B1/20 | 分類號: | F24B1/20;F24B1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3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燃燒室 風室 鼓風式 加熱節 爐橋 煤灶 下端 空氣腔 耐火泥 鼓風機 密閉空氣腔 熱能利用率 上端 風室門 熱風管 炒鍋 灶腳 自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鼓風式加熱節煤灶,包括燃燒室(8)、爐橋(10)和風室(2),所述燃燒室(8)由耐火泥(5)圍成,耐火泥(5)周圍有環形的密閉空氣腔(6),燃燒室(8)上端與炒鍋(4)相連,所述爐橋(10)設于燃燒室(8)下端,爐橋(10)下端連接有風室(2),所述風室(2)設有可自由關閉的風室門(1),所述風室(2)經熱風管(3)與空氣腔(6)上部相連,所述空氣腔(6)下部與鼓風機(7)相連,所述風室(2)下端設有灶腳(9)。該鼓風式加熱節煤灶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廉、運行可靠、熱能利用率高的特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燃煤灶,尤其涉及鼓風式加熱節煤灶。
背景技術
燃煤灶是現有灶具中常見的一種,常用于燒水、煮飯、燉湯、炒菜等。普通煤灶在使用過程中由于持續發熱,導致外壁溫度很高,既容易造成意外燙傷,又會流失大量的熱能,特別是在夏季,由于溫度太高而使操作條件很差,這既不符合節能減排的要求,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廉、運行可靠、熱能利用率高的鼓風式加熱節煤灶。
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采取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鼓風式加熱節煤灶,包括燃燒室、爐橋和風室,所述燃燒室由耐火泥圍成,耐火泥周圍有環形的密閉空氣腔,燃燒室上端與炒鍋相連,所述爐橋設于燃燒室下端,爐橋下端連接有風室,所述風室設有可自由關閉的風室門。
所述風室經熱風管與空氣腔上部相連。
所述空氣腔下部與鼓風機相連。
所述風室下端設有灶腳。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于。
結構簡單、運行可靠,由于鼓風空氣對灶體進行冷卻,所以降低了灶體外壁溫度,提高了操作性,減少了熱量的流失;由于鼓風機鼓入環形空氣腔的冷空氣受熱升溫,提高了鼓入燃燒室的空氣的溫度,更有利于煤的充分燃燒,因而能在省煤的同時增強火力,適合猛火炒菜,經實驗測定,耗煤量可節省10% 左右;當鼓風式加熱節煤灶停止工作期間,由于空氣腔的隔熱作用,增強了保溫功能,一般不容易出現熄火,使操作更便捷。
附圖說明
圖1 是本發明的平面結構圖。
圖2 是本發明的局部放大圖。
圖中:1、風室門,2、風室,3、熱風管,4、炒鍋,5、耐火泥,6、空氣腔,7、鼓風機,8、燃燒室,9、灶腳,10、爐橋。
具體實施方式
圖1 和圖2 示出了本發明鼓風式加熱節煤灶的實施例,該節煤灶包括燃燒室8、爐橋10 和風室2,所述燃燒室8 由耐火泥5 圍成,耐火泥5 周圍有環形的密閉空氣腔6,燃燒室8 上端與炒鍋4 相連,所述爐橋10 設于燃燒室8 下端,爐橋10 下端連接有風室2,所述風室2 設有可自由關閉的風室門1,所述風室2 經熱風管3 與空氣腔6 上部相連,所述空氣腔6 下部與鼓風機7 相連,所述風室2 下端設有灶腳9。
在使用鼓風式加熱節煤灶時,由于鼓風空氣對灶體進行冷卻,所以降低了灶體外壁溫度,提高了操作性,減少了熱量的流失;利用煤燃燒時產生的熱量對經鼓風機7 鼓入環形空氣腔6 中的冷空氣進行加熱,加熱升溫后的空氣通過熱風管3 引入風室2,再穿過爐橋10 后進入燃燒室8,給煤燃燒提供充分的氧氣,風室門1 打開可以清理煤渣。本發明中,由于鼓風機鼓入環形空氣腔的冷空氣受熱升溫,提高了鼓入燃燒室的空氣的溫度,更有利于煤的充分燃燒,因而能在省煤的同時增強火力,適合猛火炒菜,經實驗測定,耗煤量可節省10% 左右;當鼓風式加熱節煤灶停止工作期間,由于空氣腔6 的隔熱作用,增強了保溫功能,一般不容易出現熄火,使操作更便捷。
上述只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范圍的情況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對本發明技術方案做出許多可能的變動和修飾,或修改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因此,凡是未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發明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及修飾,均應落在本發明技術方案保護的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山富凌能源利用有限公司,未經昆山富凌能源利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08080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