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射頻防雷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888485.8 | 申請日: | 2017-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691420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03 |
| 發明(設計)人: | 侯世淳;薛永剛;陳聰杰;余偉;李葉來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海鵬信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H9/04 | 分類號: | H02H9/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專利商標事務所 44237 | 代理人: | 官建紅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光明新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變換單元 輸出阻抗 輸入阻抗 輸出線 射頻防雷器 分支線 輸入阻抗變換器 偏置單元 共接端 輸入線 外導體 輸出阻抗變換器 本實用新型 對稱排布 工作頻帶 第一端 防雷器 阻抗 拓展 | ||
本實用新型屬于防雷器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射頻防雷器,其包括外導體,所述外導體內設有:輸入阻抗變換單元,所述輸入阻抗變換單元包括多個輸入阻抗變換器;與所述輸入阻抗變換單元連接的輸出阻抗變換單元,所述輸出阻抗變換單元包括多個輸出阻抗變換器;分支線,所述分支線的第一端與所述輸入阻抗變換器和所述輸出阻抗變換單元的共接端連接,所述輸入阻抗變換單元與所述輸出阻抗變換單元關于所述共接端對稱排布;偏置單元,所述偏置單元與所述分支線的第二端連接;輸入線,所述輸入線與所述輸入阻抗變換單元連接;輸出線,所述輸出線與所述輸出阻抗變換單元連接,所述輸出線與所述輸出線的阻抗相同。拓展了射頻防雷器的工作頻帶,結構簡單。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防雷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射頻防雷器。
背景技術
射頻防雷器是用于射頻微波系統(如通訊系統)的過壓保護電路,能使系統中對電壓敏感的貴重設備,如低噪聲放大器﹑混頻器和接收機等免遭雷擊或電涌的損害。
射頻微波天線系統因工作需要多安裝在室外地理位置較高處,很容易遭受雷擊或感應雷電浪涌電壓,只要這些瞬間過電壓﹑過電流進入系統,接收設備立即會被燒毀,造成設備甚至人員損失。隨著現代通訊事業發展,人們對通信設備的保護越來越重視,國際電信聯盟和我國已陸續制定了相應的標準,要求電信設備必須設計有防雷擊﹑電涌﹑電力線感應和電力線碰觸的措施,只有通過了相關標準才能進網使用。
四分之一波長線射頻防雷器是一種傳統防雷器。多年來,它以承受功率高、微波傳輸特性優良、無源互調PIM低、結構簡單、防雷效果好,性能可靠,免維護的特點,廣泛大量用于各種射頻收發射系統中。近年來,隨著通信科技和市場的迅速發展,射頻系統已不是過去的點頻或窄帶系統了,代之的是多頻段和寬頻帶系統。這樣,傳統四分之一波長線射頻防雷器的弱點就凸現出來。
四分之一波長線射頻防雷器利用四分之一波長變換器原理,在工作頻率,將分支線末端的短路,變換到接入點處的開路。巧妙地利用工作頻率與雷電頻譜的差異,將雷電能量經分支線泄放到地,保護了后級設備。
四分之一波長概念是對點頻f0而言,在該頻率,傳輸線電長度為90度。當頻率偏離f0時,四分之一波長線電長度不等于90度,則變換器特性急劇變化。圖1是一例f0=4.1GHz的四分之一波長線射頻防雷器的特性曲線族,參變量為四分之一波長線阻抗Z。該阻抗越高,相應的工作帶寬越寬。按電壓駐波比為1.10計算帶寬,當阻抗Z=50Ω時,相對帶寬Δf=12.1%;當阻抗Z=100Ω,相對帶寬Δf=24.0%;當阻抗Z=150歐姆,相對帶寬Δf=35.5%。顯然,要用它來做多頻段(例如2.4GHz和5.8GHz雙頻段)和寬頻帶系統的防雷器是不可能的。
因此,傳統的技術方案中存在可處理帶寬過窄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射頻防雷器,旨在解決傳統的技術方案中存在的可處理帶寬過窄的問題。
一種射頻防雷器,包括外導體,所述外導體內設有:
輸入阻抗變換單元,所述輸入阻抗變換單元包括多個輸入阻抗變換器;
與所述輸入阻抗變換單元連接的輸出阻抗變換單元,所述輸出阻抗變換單元包括多個輸出阻抗變換器;
分支線,所述分支線的第一端與所述輸入阻抗變換器和所述輸出阻抗變換單元的共接端連接,所述輸入阻抗變換單元與所述輸出阻抗變換單元關于所述共接端對稱排布;
偏置單元,所述偏置單元與所述分支線的第二端連接;
輸入線,所述輸入線與所述輸入阻抗變換單元連接;
輸出線,所述輸出線與所述輸出阻抗變換單元連接,所述輸出線與所述輸出線的阻抗相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海鵬信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海鵬信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88848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