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板材加工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288045.9 | 申請日: | 2017-10-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239682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17 |
| 發明(設計)人: | 陳健;楊文乾;張建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富通高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23/04 | 分類號: | B23P23/04;B24B55/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5211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板材 加工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械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板材加工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對于板材的開孔和打磨處理通常由人工手持電鉆和搓進行工作,鉆頭通過電機驅動轉動實現開孔,而板材上的開孔通常為圓柱形的通孔,而對于特殊要求的板材需要加工出錐形面的孔時,只能依靠工人先鉆出小孔,然后再進行擴面處理形成錐形面的孔,整個過程需要工人手持電鉆和磨削工具對板材進行處理,工人的勞動強度較大,并且在鉆孔過程中,當板材上形成凹槽后,由于鉆頭的轉速保持恒定,容易出現鉆頭在凹槽中空轉的現象,而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才能完成。由上可知,現有技術中在板材開孔操作過程中,工人的勞動強度較大且開孔效率較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板材加工裝置,其設計合理,結構簡單,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鉆孔設備結構復雜,且通過人工鉆孔和打磨,不進效率低而且還增加工人勞動量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板材加工裝置,其包括:工作臺、支腿、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磨邊裝置、第一氣缸、第二氣缸、第三電機、鉆頭、吸附盤和板材;在所述工作臺的底端四個方向上分別設置一支腿;在所述工作臺的前端分別設置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在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中心設置第一氣缸;在所述第一氣缸的下端設置墊片,且墊片的直徑大于第一氣缸下端的直徑;在所述第二支架的上端中心設置第二氣缸;在所述第二氣缸的下端設置第三電機;在所述第三電機的下端設置鉆頭;在所述鉆頭正下方的工作臺上設有凹槽;在所述工作臺的縱向中心設有板材;在所述工作臺的前端兩側上分別設置一吸附盤;在所述工作臺的前側設有磨邊裝置。
優選的是,所述磨邊裝置包括傳動組件、第一電機、環槽、傳動軸、轉換套、第二電機和打磨片;在所述傳動組件的一側設置第一電機;在所述傳動組件的上端開設環槽;在所述環槽內安裝傳動軸;在所述傳動軸的上端設置轉換套;在所述轉換套的上端安裝第二電機;在所述第二電機的前端安裝打磨片。
優選的是,所述環槽呈半圓狀,且傳動軸在傳動組件的帶動下可以在環槽內運動。
優選的是,所述轉換套在傳動軸上可以旋轉360度。
優選的是,所述打磨片由耐磨材料制成。
所述吸附盤由磁性材料制成,且與工作臺之間為活動連接。
優選的是,在所述墊片的下端設有若干個凸起。
優選的是,所述凸起呈三角狀。
優選的是,所述第二氣缸與第三電機之間通過銷釘連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結構簡單,設計合理,通過打磨片在環槽內運動可以很好的對板材進行打磨,且打磨下來的粉末可以通過吸附盤進行吸附,減少了環境污染,保障了工人的健康,并且吸附盤可以拆卸來,便于工人清理。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板材加工裝置的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工作臺的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墊片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富通高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富通高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288045.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口罩鼻梁加工裝置
- 下一篇:一種帶磨削功能的車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