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抗負壓大流量導尿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792330.8 | 申請日: | 2017-07-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708314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10 |
| 發明(設計)人: | 廖全根;韓劉元 | 申請(專利權)人: | 廖全根 |
| 主分類號: | A61M25/10 | 分類號: | A61M25/10;A61M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遠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孟阿妮 |
| 地址: | 331700 江西省***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管體 錐形管 充盈 負壓 頭端 本實用新型 膀胱 排泄 前列腺 充盈腔 大流量 導尿管 排泄腔 排液口 引流口 球囊 尾端 沖洗 球囊充盈 壓迫止血 影響流量 引流 不變形 沖洗口 向上彎 血凝塊 一字型 彈簧 導管 拉伸 勺形 術后 匯合 橡膠 體內 保證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抗負壓大流量導尿管,管體分為頭端和尾端,尾端分為充盈錐形管、排泄錐形管和沖洗錐形管,三者匯合與球囊形成管體;管體的頭端和管體成一字型或向上彎起;管體的頭端設置有沖洗口、引流口和排液口;管體的材料為橡膠,管體內置有彈簧C;充盈錐形管內有為充盈腔A,充盈腔A與球囊相連通,充盈錐形管的端部安裝有閥;排泄錐形管內為排泄腔D,排泄腔D分別與勺形引流口、排液口相連通。本實用新型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將術后留在前列腺或膀胱內的血凝塊及組織及時引流出來并對前列腺和膀胱進行沖洗;硬度增大,管體不易被拉伸而影響流量,可以保證在80mpa負壓時導管不變形,球囊充盈量更大,充盈后能很好地起到壓迫止血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導尿管,尤其涉及一種抗負壓大流量導尿管,屬于醫療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臨床中導尿管常用于導尿或膀胱手術后引流。現有的導尿管存在如下缺陷:一、現有導尿管引流腔腔道較小(0.8-1.0mm左右)、流量較小(30-50ml/min),在臨床時只能做普通引流用,若在臨床遇到出血量較大手術(如前列腺增生切除、前列腺癌手術或膀胱癌手術后)時,不能在短時間內將膀胱或前列腺內血液或手術中切除的組織硬塊引流出來并對前列腺和膀胱進行沖洗;二、現有的導尿管硬度較低、彈性大、易被拉伸,試驗模擬臨床球囊,充盈30m后球囊及球囊管體部分被拉伸25-40%;充盈50m后球囊及球囊管體部分被拉伸40-55%,隨著球囊充盈量的增加,管體被拉長比例明顯增加,排泄腔及充盈腔、沖洗腔被快速拉伸變小;三、現有的導尿管抗負壓能力差(在25-30mpa以上負壓時導管的喇叭口被吸變形),不能連接吸引機抽吸前列腺及膀胱內凝固血塊及組織;四、現有的導尿管頂端是封閉的,只有兩個對稱或錯開排液口,只能引流尿液或較小的血塊或組織,且容易堵塞;而無法引流較大血塊和血凝塊;五、現有的導尿管中用于起壓迫止血作用的球囊容量最大為30ml,在臨床使用時無法充分壓迫前列腺窩起到較好的壓迫止血的效果;因此現有的導尿管由于上述自身的缺陷不能很好的到達引流的目的。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所存在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抗負壓大流量導尿管。
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抗負壓大流量導尿管,管體分為頭端和尾端,尾端分為充盈錐形管、排泄錐形管和沖洗錐形管,三者匯合與球囊形成管體;管體的頭端和管體成一字型或向上彎起;管體的頭端設置有沖洗口、引流口和排液口;管體的材料為橡膠,管體內置有彈簧C;
充盈錐形管內有為充盈腔A,充盈腔A與球囊相連通,充盈錐形管的端部安裝有閥;排泄錐形管內為排泄腔D,排泄腔D分別與勺形引流口、排液口相連通;沖洗錐形管內為沖洗腔B,沖洗錐形管與沖洗錐形管接頭對接,沖洗腔B和沖洗口相連通。
彈簧C夾在管體的最里層與充盈腔中間。彈簧C從排泄錐形管往里0.5-1.0cm處一直延伸到勺形引流口離管體頭端約0.5-1.0cm處,全長37-39cm,彈簧螺距為0.5-2.0mm,彈簧線徑為0.3-0.6mm。閥通過色標和充盈錐形管進行固定。
本實用新型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將術后留在前列腺或膀胱內的血凝塊及組織及時引流出來并對前列腺和膀胱進行沖洗;硬度增大,管體不易被拉伸而影響流量,可以保證在80mpa負壓時導管不變形,球囊充盈量更大,充盈后能很好地起到壓迫止血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圖。
圖2為圖1中管體的截面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的剖面視圖。
圖4為圖1中頭端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1中頭端折彎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廖全根,未經廖全根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79233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巨結腸留置灌腸管
- 下一篇:硬膜外或硬膜下微泵持續灌注抗凝雙層裂隙引流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