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集約化城市污水處理池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753485.0 | 申請日: | 2017-06-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130090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23 |
| 發明(設計)人: | 孫凱培;楊斯棋;沙薩;張一鳴;李哲;吳作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市機電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上??歧鲗@碛邢挢熑喂?1117 | 代理人: | 鄭明輝 |
| 地址: | 200040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集約化 城市 污水處理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城市污水處理裝置,尤其涉及一種集約化城市污水處理池裝置。
背景技術
城市污水主要來自住宅區、賓館、酒店、醫院及學校等,另外混合了企業經預處理過的部分工業廢水。
目前,城市污水處理基本采用以生物處理為核心,預處理、主體、精制三級組合的工藝。典型工藝路線為:一級預處理單元(格柵、曝氣沉砂和初沉池)+二級生物處理單元(A2/O工藝或氧化溝工藝或SBR工藝等)+三級深度處理單元(混凝沉淀、過濾、活性炭吸附、高級氧化、膜分離等)+消毒處理單元。城市污水經過一級預處理單元,主要去除了污水中懸浮雜物和砂礫,確保后續生物處理穩定運行。二級生物處理單元,在生物反應池中營造厭氧、缺氧、好氧環境,利用生物反應池中大量繁殖的活性污泥,降解水中污染物,以達到凈化水質的目的。三級深度處理單元,主要通過混凝沉淀、過濾等技術手段,深度去除TP、SS、BOD5、CODCr等污染物,然后經過氯殺菌消毒,達標排放到水體或中水回用。
傳統城市污水處理技術方法,主要考慮各處理單體本身的功能以及組合工藝整體處理效果。由于各處理單體尺寸上的差異,尤其池體深度不同,無法做到共底設計,以及圓形、矩形、方形等結構形式上難于統一,因此,一般都采用獨立的結構形式、各處理設施分散布置,整體占地面積較大。
隨著我國城市污水排放標準的提高,很多已建成的城市污水廠面臨擴建或提標改造,而前期預留用地不足問題凸顯,需要考慮重新選址和征地;同時,新建城市污水處理廠也存在建設用地緊張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集約化城市污水處理池裝置,該裝置采用集約化結構,大大節約了占地面積,其結構緊湊,節能效果明顯,具有運行費用低和處理效果好等特點。
為了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集約化城市污水處理池裝置,包括:厭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二沉池、提升泵池、混合池、絮凝池、沉淀池、濾布濾池、加氯消毒池、污泥泵房;
所述處理池的池體為直連池體,處理池池底為整體池底,處理池相接池壁為共用池壁,各處理池池體間通過廊道相通;
所述處理池裝置分布為中間部分、左邊部分和右邊部分,左邊部分和右邊部分相同,對稱設置;
左邊部分包括:厭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二沉池,厭氧池前邊開有進水通道,厭氧池右邊靠近中間部分,厭氧池左邊設置為缺氧池,缺氧池左邊設置為好氧池,在厭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后邊設置二沉池;厭氧池左邊靠近后部開有廊道,即缺口,與缺氧池相通;缺氧池左邊靠近前部開有廊道,與好氧池相通;好氧池出水流向二沉池;
中間部分包括:提升泵池、混合池、絮凝池、沉淀池、濾布濾池、加氯消毒池、污泥泵房,提升泵池接受左邊部分和右邊部分的二沉池自流進入的水,提升泵池內包含有混合池,通過泵將提升泵池水提升后進入到混合池,該混合池為并列的二個,混合池前邊有絮凝池,絮凝池前邊有沉淀池,混合池自流到絮凝池,絮凝池自流到沉淀池,二個沉淀池中間的正前方設置濾布濾池,沉淀池出水自流進入濾布濾池,濾布濾池右邊為加氯消毒池,濾布濾池左邊為污泥泵房,濾布濾池的水流入到加氯消毒池,加氯消毒池前邊開有出水口;
所述中間部分的池體頂部建有輔助建筑物,輔助建筑物內安裝有泵站、加藥裝置、加氯設備、污泥處理系統;
通過硝化液回流泵將好氧池內硝化液回流到缺氧池入口混合;通過污泥回流泵把二沉池內部分污泥回流到厭氧池入口,剩余污泥排放到污泥處理系統;
通過提升泵將提升泵池水提升進入到混合池,通過加藥裝置往混合池內投加混凝劑,通過加藥裝置往絮凝池內投加絮凝劑,通過污泥回流泵把沉淀池內物化污泥回流到混合池入口,通過加氯設備投加氯到加氯消毒池。
所述左邊部分的缺氧池為三個,為前后排列,并通過位于端部的廊道相通;所述好氧池為三個,為左右排列,并通過位于端部的廊道相通。
所述左邊部分的缺氧池為二個,為前后排列,并通過端部的廊道相通;所述好氧池為四個,第一個好氧池與缺氧池為前后排列,第二個至第四個好氧池為左右排列,并通過端部的廊道相通。
所述左邊部分的缺氧池為四個,第一個至第三個為前后排列,第四個缺氧池與好氧池為左右并排排列,并通過端部的廊道相通;所述好氧池為二個,為左右排列,并通過端部的廊道相通。
所述端部為處理池池壁的端部,并且端部位于處理池相鄰池壁的反相方向。
所述二沉池為前后排列,并通過廊道相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市機電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市機電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75348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污水處理的人工濕地裝置
- 下一篇:用于污水污泥的磷回收處理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