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恒溫食品發(fā)酵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20571377.1 | 申請日: | 2017-05-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031441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23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莉;孫傳伯;韓邦興;陳乃富 | 申請(專利權)人: | 皖西學院 |
| 主分類號: | C12M1/38 | 分類號: | C12M1/38;C12M1/36;C12M1/34;C12M1/04;C12M1/02;C12M1/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銘澤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61223 | 代理人: | 俞曉明 |
| 地址: | 237012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恒溫 食品 發(fā)酵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發(fā)酵裝置,具體涉及一種恒溫食品發(fā)酵裝置。
背景技術
在食品加工時,需要對原料進行發(fā)酵操作,再進行后續(xù)的加工生產。對食品發(fā)酵是生產和生活中用得最多的物料處理方式之一,發(fā)酵過程一般來說都是在常溫常壓下進行的生物化學反應,發(fā)酵過程中需要特別控制雜菌的產生。
最傳統的方式就是自然發(fā)酵,但是這種完全依賴自然環(huán)境往往難以滿足工業(yè)化生產的需要。在傳統食品發(fā)酵過程中,沒有攪拌裝置和加熱裝置,也沒有溫度監(jiān)控設備,更不能實現自動化發(fā)酵。有一部分是人工攪拌,人工攪拌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攪拌不均勻,發(fā)酵效率也相對較低。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恒溫食品發(fā)酵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恒溫食品發(fā)酵裝置,包括底座、恒溫裝置、發(fā)酵罐、攪拌裝置、進氣單元和抽氣單元;
所述恒溫裝置包括箱體、循環(huán)水泵和加熱件,所述箱體的縱截面為“U”型凹槽,所述循環(huán)水泵設置在所述箱體的頂板內壁上,所述加熱件設置在所述箱體底部的底板上,所述箱體的側壁上設置有進/出水管;
所述發(fā)酵罐設置在所述箱體的凹槽內,所述發(fā)酵罐2和所述箱體3之間設置有導熱隔離帶6,所述底座內設置有第一電機,所述第一電機的輸出軸穿過所述底座并與所述發(fā)酵罐的底板固定連接;所述攪拌裝置包括第二電機、絲杠、絲杠螺母、絲杠螺母座和攪拌盤,所述第二電機設置在所述攪拌罐上方,所述絲杠一端與所述第二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所述絲杠另一端穿過所述發(fā)酵罐并延伸至所述發(fā)酵罐底部,所述絲杠螺母套接在所述絲杠上,所述絲杠螺母座套接在所述絲杠螺母上,所述攪拌盤套在所述絲杠螺母座上并與所述絲杠螺母座固定連接;
所述進氣單元包括進氣管和設置在所述進氣管上端的安全閥,所述進氣管下端穿過所述發(fā)酵罐并延生至所述發(fā)酵罐底部,所述抽氣單元設置在所述箱體頂部,所述抽氣單元包括真空泵及安裝在所述真空泵上的真空表、抽氣管和排氣管,所述真空表與所述真空泵連通,所述抽氣管一端與所述真空泵連通,所述抽氣管另一端均與所述發(fā)酵罐連通;
所述發(fā)酵罐頂部設置有進料口,所述發(fā)酵罐的底部設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一端與所述發(fā)酵罐連通,所述出料管另一端穿過所述箱體設置在外部;
所述箱體內設置有第一溫度傳感器,所述發(fā)酵罐內設置有第二溫度傳感器,所述底座內設置有控制器,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和所述第二溫度傳感器與所述控制器的信號輸入端連接,所述加熱件、第一電機、第二電機和真空泵均與所述控制器的信號輸出端連接。
優(yōu)選地,所述加熱件為電加熱器、電熱管或加熱絲。
優(yōu)選地,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總開關和攪拌機操作按鈕組。
優(yōu)選地,所述攪拌盤上開設有多個通孔。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恒溫食品發(fā)酵裝置結構簡單,通過控制器采集溫度傳感器的溫度,控制加熱件的開啟或關閉,對發(fā)酵罐內溫度進行實時控制,同時通過第一電機帶動發(fā)酵罐轉動,第二電機帶動攪拌盤上下移動,轉動與移動結合使得發(fā)酵罐中的發(fā)酵物混合更加充分,攪拌更加均勻,提高發(fā)酵質量,節(jié)省資源,適用于各種發(fā)酵物體,適合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恒溫食品發(fā)酵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攪拌盤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軸向”、“徑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皖西學院,未經皖西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57137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基因測序的DNA熒光定量分析裝置
- 下一篇:一種大豆肽生產用酶解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