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金融學科用便捷使用的對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232829.3 | 申請日: | 2017-03-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690735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01 |
| 發明(設計)人: | 李弘燁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弘燁 |
| 主分類號: | B42F17/00 | 分類號: | B42F1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2400 山東省濰坊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金融 學科 便捷 使用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金融學科對賬裝置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金融學科用使用便捷的對賬裝置。
背景技術
在很多行業里都要用到對賬裝置包括金融行業也不能例外,對賬,是指核對賬目。為了保證賬簿記錄的真實,正確,可靠,對賬簿和賬戶所記錄的有關數據加以檢查和核對就是對賬工作,應堅持對賬制度,通過對賬工作,檢查賬簿記錄內容是否完整,有無錯記或漏記,總分類賬與明細分類賬數字是否相等,以做到賬證相符,賬賬相符,賬實相符,在對賬核算中,為保證賬簿記錄正確可靠,對賬簿中的有關數據進行檢查和核對的工作,在月份和年度終了時,應將賬簿記錄核對結算清楚,使賬簿資料如實反映情況,填列納稅申報表尤其是一般納稅人申報表時未與會計賬務系統核對收入,銷項稅額,進項稅額等有關數據,發生錯報時未能及時發現,納稅申報表只填列本期數而不填列累計數,不方便對賬和檢查。為編制會計報表提供可靠的資料,對賬,現有的對賬時容易出錯,導致數據不準確,且浪費時間,操作不方便,更不能滿足現金融行業的要求,為此我們提出一種金融學科用便捷使用的對賬裝置。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金融學科用便捷使用的對賬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金融學科用便捷使用的對賬裝置,包括對賬裝置本體,所述對賬裝置本體包括第一固定夾和第二固定夾,所述第一固定夾和第二固定夾分別裝夾在底板的兩端,所述底板的上下兩端均安裝有滑軌Ⅰ和滑軌Ⅱ,且滑軌Ⅰ和滑軌Ⅱ與安裝在支架兩端的滑塊Ⅰ和滑塊Ⅱ相互配合,所述支架上表面安裝有滑軌Ⅲ,且滑軌Ⅲ與滑塊Ⅲ相互配合,所述滑塊Ⅲ的右端面與手柄把相連接,且手柄把與手柄相互配合在一起,所述滑塊Ⅲ的上表面與旋轉軸相連接,所述旋轉軸的上端面與指針的右側相互配合套接在一起,所述指針的上面與螺母相互配合在一起。
優選的,所述滑軌Ⅰ和滑軌Ⅱ的長度均相等,且阻擋塊安裝在滑軌Ⅰ和滑軌Ⅱ兩端的四周,所述滑軌Ⅰ對應著滑塊Ⅰ和滑軌Ⅱ對應著滑塊Ⅱ兩個零件相互配合,所述手柄推動著支架上下移動。
優選的,所述手柄推動著滑塊Ⅲ左右移動,所述滑塊Ⅲ與滑軌Ⅲ相互配合在一起。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將底板上的滑塊通過滑軌的相互配合,可以實現指針左右上下移動,指針可以360度旋轉,更能準確無誤的指出每一行每一字,很好的實現了現在金融行業的需求,不僅省時還方便快捷,很好的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對賬裝置的不足。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處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后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對賬裝置左視圖;
圖5為圖4中B出結構示意圖。
圖中:1對賬裝置本體、2第一固定夾、21阻擋塊Ⅰ、22阻擋塊Ⅱ、3第二固定夾、31阻擋塊Ⅲ、32阻擋塊Ⅳ、4滑軌Ⅰ、5滑塊Ⅰ、6滑軌Ⅱ、7滑塊Ⅱ、8指針、9滑塊Ⅲ、10旋轉軸、11滑軌Ⅲ、12手柄把、13支架、14手柄、15螺母、16底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5,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金融學科用便捷使用的對賬裝置,包括對賬裝置本體1,對賬裝置本體1包括第一固定夾2和第二固定夾3,第一固定夾2和第二固定夾3分別裝夾在底板16的兩端,底板16的上下兩端均安裝有滑軌Ⅰ 4和滑軌Ⅱ 6,且滑軌Ⅰ 4和滑軌Ⅱ 6與安裝在支架13兩端的滑塊Ⅰ 5和滑塊Ⅱ 7相互配合,滑軌Ⅰ 4和滑軌Ⅱ 6的長度均相等,且阻擋塊安裝在滑軌Ⅰ 4和滑軌Ⅱ 6兩端的四周,滑軌Ⅰ 4對應著滑塊Ⅰ 5和滑軌Ⅱ 6對應著滑塊Ⅱ 7兩個零件相互配合,手柄14推動著支架13上下移動,支架13上表面安裝有滑軌Ⅲ 11,且滑軌Ⅲ 11與滑塊Ⅲ 9相互配合,滑塊Ⅲ 9的右端面與手柄把12相連接,且手柄把12與手柄14相互配合在一起,滑塊Ⅲ 9的上表面與旋轉軸10相連接,旋轉軸10的上端面與指針8的右側相互配合套接在一起,指針8的上面與螺母15相互配合在一起,手柄14推動著滑塊Ⅲ 9左右移動,滑塊Ⅲ 9與滑軌Ⅲ 11相互配合在一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弘燁,未經李弘燁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23282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