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基于云數據庫的皮膚病圖譜輔助診斷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194252.1 | 申請日: | 2017-03-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788862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22 |
| 發明(設計)人: | 劉兆邦;鄭健;袁剛;黃瑞;吳中毅;范梅生;馬玉昌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6F19/00 | 分類號: | G06F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遠大卓悅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369 | 代理人: | 韓飛 |
| 地址: | 215163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數據庫 皮膚病 圖譜 輔助 診斷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皮膚病圖譜輔助診斷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基于云數據庫的皮膚病圖譜輔助診斷系統。
背景技術
近年來,由于人們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很多人養成了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加之外界環境的進一步惡化,我國皮膚病的患病率呈現逐年上升的態勢。據統計,中國每年僅去醫院皮膚科就診的患者就超過1.6億人次,平均每10名國人中就有1名皮膚病患者。皮膚病的種類繁多,但皮膚病學是一門直觀性較強的科學,彩色的圖譜恰好能反映皮膚病的特點。
為了方便皮膚病教學以及供各級皮膚科臨床工作者參考,有很多相關皮膚病圖譜的書籍出版,例如,目前國內市場常規皮膚病圖譜主要有由解放軍總醫院皮膚科專家虞瑞堯教授2012年編寫的《常見皮膚病彩色圖譜》;東莞市常平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曾文軍醫師2013年編寫的《臨床常見皮膚病與性病彩色圖譜》等等,但是書籍的瀏覽和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方便共享。
也有一些醫療結構將珍貴的皮膚病圖像共享到互聯網上供科學研究使用。但是,互聯網上零散的皮膚病圖像資源,數據源雜亂,格式不統一,圖片分辨率上參差不齊;也沒有按照具體病情、人體部位、人的年齡等特征歸類,圖像準確性未經專家審核,容易誤導普通用戶的判斷,既不方便醫師教學使用,也不方便供醫療器械工程技術人員使用,更不方便對圖像的快速查找、數據的更新和病例的擴充,主要依賴關鍵字搜索。
中國每年僅去醫院皮膚科就診的患者就超過1.6億人次,平均每10名國人中就有1名皮膚病患者,加上國內皮膚科醫生很短缺,基于互聯網的皮膚病輔助診斷系統的市場應用領域將非常廣泛。因此,急需一個基于互聯網大數據平臺的標準、高清、彩色的皮膚病圖譜系統。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技術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基于云數據庫的皮膚病圖譜輔助診斷系統,提供一種在線、標準、大數據平臺,方便醫生和科研人員對皮膚病教學與教研使用,皮膚病用戶也可以便利在線搜索、瀏覽系統自動提供相似疾病診斷信息、風險評估和預測,預防疾病。
為了實現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這些目的和其它優點,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基于云數據庫的皮膚病圖譜輔助診斷系統,其包括:圖譜采集組件,其包括通信連接的第一PC機和第一攝像裝置;云服務器,其與所述第一PC機通信連接;所述云服務器包括存儲有皮膚病圖譜庫的存儲器;以及,圖譜用戶端組件,其包括分別與所述云服務器通信連接的第二PC機和手持操作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攝像裝置實時采集的皮膚病圖譜,經所述第一PC機編輯匹配的皮膚病分類信息后,傳輸至所述云服務器進行包括圖像預處理、特征提取、圖像分類的數據處理并存儲至所述存儲器的皮膚病圖譜庫;所述存儲器的皮膚病圖譜經所述云服務器分別傳輸至所述第二PC機和所述手持操作裝置。
優選的是,所述皮膚病分類信息包括皮膚病的種類、部位、體表特征描述、診斷信息以及風險評估與預測。
優選的是,所述圖譜采集組件還包括分別通信連接到所述第二PC機和所述手持操作裝置的第二攝像裝置,所述第二攝像裝置實時采集的皮膚病圖譜經所述手持操作裝置或所述第二PC機發送至所述云服務器進行數據處理。
優選的是,所述第一攝像裝置或所述第二攝像裝置同時采集每種皮膚病的至少三個皮膚病圖譜。
優選的是,所述通信連接的通信方式均為無線WIFI通信。
優選的是,所述手持操作裝置包括手機、平板電腦中的至少一種。
本實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基于云數據庫的皮膚病圖譜輔助診斷系統,醫生通過第一攝像裝置實時采集的皮膚病圖譜經第一PC機在線編輯對應的皮膚病 分類信息后傳輸至云服務器進行數據處理,輸出皮膚病圖譜存儲至存儲器的皮膚病圖譜庫,促進皮膚病圖譜庫的更新,提供一種在線、標準、大數據平臺;皮膚病用戶、科研人員以及醫生均可以通過第二PC機或手持操作裝置在線查詢、搜索、瀏覽存儲器的皮膚病圖譜庫,了解相關皮膚病的診斷信息、風險評估與預測。
2)皮膚病用戶通過手持操作裝置的第二攝像裝置在線實時采集的皮膚病圖譜信息,依次上傳至至云服務器進行處理、存儲器存儲,可得到系統自動提供相似疾病診斷信息、風險評估和預測;
3)第一攝像裝置或第二攝像裝置同時采集每種皮膚病的至少三個皮膚病圖譜,提高皮膚病圖譜庫的精確性。
本實用新型的其它優點、目標和特征將部分通過下面的說明體現,部分還將通過對本實用新型的研究和實踐而為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理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19425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G06F 電數字數據處理
G06F19-00 專門適用于特定應用的數字計算或數據處理的設備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學,即計算分子生物學中的遺傳或蛋白質相關的數據處理方法或系統
G06F19-12 ..用于系統生物學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動態模型,遺傳基因管理網絡,蛋白質交互作用網絡或新陳代謝作用網絡
G06F19-14 ..用于發展或進化的,例如:進化的保存區域決定或進化樹結構
G06F19-16 ..用于分子結構的,例如:結構排序,結構或功能關系,蛋白質折疊,結構域拓撲,用結構數據的藥靶,涉及二維或三維結構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組學或蛋白質組學的,例如:基因型–表型關聯,不均衡連接,種群遺傳學,結合位置鑒定,變異發生,基因型或染色體組的注釋,蛋白質相互作用或蛋白質核酸的相互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