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防病毒過濾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720082904.2 | 申請日: | 2017-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6637733U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14 |
| 發明(設計)人: | 李雪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倍安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F1/02 | 分類號: | F24F1/02;F24F3/16;F24F13/28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科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32102 | 代理人: | 姚姣陽,李培 |
| 地址: | 215024 江蘇省蘇州市工***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病毒 過濾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防病毒過濾器,屬于空氣清潔用具領域。
背景技術
在醫院和科研實驗室等場合,可能存在致病病毒及其附著物在空氣中懸浮的危險。而對于某些體質較差者或病人,暴露在有污染的空氣中,少量的病毒也可能造成較大威脅。病毒只有細菌大小的百分之一左右,沒有細胞結構。有的病毒大小在100納米(0.1微米)左右,但也有非常小的常見病毒,如冠狀病毒為30納米(0.03微米),口蹄疫病毒最小只有7-8納米。現有的空氣凈化濾網對較大的顆粒物過濾效果較好,如2.5微米,0.3微米的顆粒物,也對細菌有一定效果,但對于病毒而言,可輕松通過,導致使用者無法達到使用目的。
病毒在空氣中傳播一般會與其附著物一起,譬如少量的組織碎片,粘液等。普通的凈化濾網材料,通過其長纖維的粘性和范德華力,或許可以在將部分含有病毒的附著物給攔截住。但是由于濾材內纖維之間的縫隙,與病毒的尺寸比較起來太大,這些病毒存在暫時被攔截但而后脫離附著物并穿透濾網,或者在濾網攔截住的生物組織內復制后并脫離濾網重新進入空氣的可能性,這個過程,可以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到。另外,一般的濾網與旁邊框架之間的密封結構,沒有考慮到納米尺度的病毒,存在空氣中病毒繞過濾網,直接從濾網后端進入過濾后的空氣的風險。
綜上,現在亟需研發一種微米級病毒防御性能高又透氣性良好的過濾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出一種結構設計更加合理、過濾效率高、透氣性更好的防病毒過濾器。
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的防病毒過濾器,包括過濾網本體及其支撐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網本體為多層濾材結構,所述多層濾材結構至少包括兩層靜電駐極濾材層;所述支撐框架內以進風方向為基準,從進風口平面往內延伸有至少一組垂直于進風口平面的支撐豎片,所述支撐框架內側壁與過濾網本體周邊密封連接,外側周邊通過固定件與外部結構連接。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限定的技術方案為:所述多層濾材結構還包括設置在第一過濾層上面的第一網狀過濾材料層。
進一步的,所述多層濾材結構還包括設置在第二過濾層下面的第二網狀過濾材料層。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件包括U型軟密封件和U型固定封條;所述U型軟密封件套設在支撐框架的四周底部并通過U型固定封條與外部結構密封固定。
進一步的,還包括設置在多層濾材結構后方的支撐框架內壁或外部結構內壁上的殺病毒裝置。
進一步的,所述殺病毒裝置為紫外燈或LED燈。
進一步的,所述支撐豎片和多層濾材結構之間通過點膠固定。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過濾層穿透率不高于10%;所述第二過濾層穿透率不高于5%。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過濾層穿透率不高于5%;所述第二過濾層穿透率不高于10%。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網狀過濾材料層和第二網狀過濾材料層均采用不低于100目的高分子材料層。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對于過濾病毒來說,具有比傳統技術效率更好,透氣性更好的效果。對于病毒來說,本實用新型能達到低于千分之一的穿透率,有效滿足保護人體健康的目的。如果把兩層濾材的技術標準分別提高到5%和1%,則能達到無法檢出的穿透率,可用于非常嚴格的防護場合;從透氣上來說,由于本技術組合濾材的風阻均屬于低風阻的范圍,組合后也低于使用單層對顆粒物過濾效果特別高的濾材。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1所述結構的俯視圖。
圖3為實施例1所述結構局部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本實施例的防病毒過濾器,基本結構如圖1、2所示,包括過濾網本體4及其支撐框架2,所述過濾網本體4為多層濾材結構,本實施例的多層濾材結構包括兩層靜電駐極濾材層;所述支撐框架2內以進風方向為基準,從進風口平面2-1往內延伸有三組垂直于進風口平面的支撐豎片2-2,本實施例的相鄰支撐豎片之間的距離為10mm~50mm;所述支撐框架內側壁與過濾網本體周邊密封連接,外側周邊通過固定件3與外部結構1連接。支撐片2-2本身的厚度很小因此占用進風面積很小,彼此不連接不會把進風面切割成一個個小區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倍安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倍安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008290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