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治療骨與關節結核的中藥組合物、丸劑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367038.2 | 申請日: | 2017-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2961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26 |
| 發明(設計)人: | 郭永昌;張鑫杰;羅丹;劉文麗;代威;劉紅月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中醫骨傷病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 | 分類號: | A61K36/90;A61K36/896;A61K9/20;A61P31/06;A61P19/08;A61P1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肖麗 |
| 地址: | 4500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治療 關節 結核 中藥 組合 丸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骨與關節結核的中藥組合物、丸劑及其制備方法,該中藥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土貝母340~360份、川芎140~160份、龍眼核140~160份、土茯苓290~310份、川貝母40~60份。本發明的治療骨與關節結核的中藥組合物具有化痰散結、活血止痛、溫經通絡、利水消腫之功效,對于因寒痰凝聚于骨與關節所致的化膿性疾病即骨癆療效顯著,使用方便。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復方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治療骨與關節結核的中藥組合物、丸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骨與關節結核是發于骨與關節的一種慢性化膿性疾病,起病緩慢,釀膿亦遲,常在病變關節附近形成膿腫,潰后易成瘺管,長年不愈。本病屬于中醫的“骨癆”、“關節流注”等病范疇。其治療方法宜溫通經脈,化痰散結。骨癆丸有活血通絡,化痰散結之功,對于因流痰凝聚于骨與關節所致的化膿性疾病,即骨癆痰瘀互結證有較好的作用。骨癆痰瘀互結證表現為:肢體關節隱痛或刺痛、僵硬,痛處固定,有痰核,關節腫脹,屈伸不利,動則疼痛加劇,肌膚紫暗,有硬結。或有患處破潰,膿水稀薄,夾有敗絮狀物,不易收口,舌紫暗或有瘀斑,苔白膩,脈弦澀。由于本病起病緩慢,病程纏綿,患處潰破后不易收口,常損傷筋骨,可造成殘疾,甚至危及生命,因而,給病人和社會帶來很大的負擔。
目前西藥治療本病常用異煙肼、利福平、乙胺丁醇等抗結核藥物,或用抗結核藥物進行關節腔沖洗。但抗結核藥物容易出現過敏反應、消化系統反應、腎功能損害、骨髓抑制、神經系統反應、內分泌失調等不良反應。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一種新的治療骨與關節結核的中藥組合物、丸劑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提供一種治療骨與關節結核的中藥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土貝母340~360份、川芎140~160份、龍眼核140~160份、土茯苓290~310份、川貝母40~60份。
在上述的治療骨與關節結核的中藥組合物中,所述土貝母為345~355份。
在上述的治療骨與關節結核的中藥組合物中,所述川芎為145~155份;所述龍眼核為145~155份。
在上述的治療骨與關節結核的中藥組合物中,所述土茯苓為295~305份;所述川貝母為45~55份。
在上述的治療骨與關節結核的中藥組合物中,所述土貝母為350份;所述川芎為150份;所述龍眼核為150份;所述土茯苓為300份;所述川貝母為50份。
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治療骨與關節結核的丸劑,所述丸劑包括上述的中藥組合物。
在上述的治療骨與關節結核的丸劑中,每100份所述中藥組合物中還加入有1~3份淀粉以及0.155~0.165份微晶纖維素。
本發明的又一個實施方式提供一種治療骨與關節結核的丸劑的制備方法,所述丸劑包括上述的中藥組合物;所述制備方法包括:將所述原料粉碎后混勻得到粉料。
在上述的治療骨與關節結核的丸劑的制備方法中,將100份所述粉料、1~3份淀粉、0.155~0.165份微晶纖維素以及6~8份純水混合攪拌后制成濕丸。
在上述的治療骨與關節結核的丸劑的制備方法中,將所述濕丸干燥至水分5%(重量)以下以獲得素丸,并將所述素丸用活性炭包炭衣并用滑石粉打光,其中,每100份素丸使用0.45-0.55份活性炭以及0.45-0.55份滑石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中醫骨傷病醫院,未經鄭州中醫骨傷病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36703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